弄清问题背后期待的3个步骤

想弄清问题背后的期待,核心是跳出问题表面,聚焦“提问者真正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可按以下3步操作: 1. 拆解问题,定位“关键词” 先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诉求词,排除无关信息。比如对方问“这次报告怎么又要改”,关键词不是“改报告”,而是“又”——背后可能藏着“希望减少重复修改”“需要明确修改标准”的期待,而非单纯抗拒改稿。 2. 追问“为什么”,挖掘深层动机 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对方多说一步,避免主观猜测。若同事问“能帮我赶下这个方案吗”,不要直接答应或拒绝,可问“是今晚要交,还是担心方案方向不对?”。前者可能是需要时间支持,后者可能是期待建议,两种期待的应对方式完全不同。 3. 结合场景,验证期待是否匹配 将挖掘到的期待与场景、关系结合,确认是否准确。比如家人说“你最近总加班”,结合日常互动,若家人常提“想一起吃晚饭”,则期待可能是“增加陪伴时间”,而非指责工作;若家人曾担心你健康,则期待可能是“注意身体”。此时可回应“是不是想一起吃饭?我这周末早点回来”,用具体假设验证,避免误解。 通过“拆关键词-追问动机-场景验证”,能快速穿透问题表面,精准触达背后的真实期待,避免无效沟通。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