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权威依据”代替“个人主张”:如果是喂养、护理等问题,不要说“我觉得”,而是找儿科医生的建议、权威育儿科普(比如打印医生的叮嘱、分享靠谱文章),让她知道你的想法不是“挑刺”,而是为了宝宝更科学。
3. 抓“大”放“小”,不纠结细节:区分原则性问题(如安全、健康,比如过度喂药、不注意卫生)和非原则性问题(如穿衣服的厚薄、辅食的口味)。非原则性问题尽量妥协,比如“妈您觉得宝宝冷,那就加件薄外套,别冻着就行”,避免因小事激化矛盾。
最重要的是让婆婆感受到:你和她一样爱宝宝,你们是“队友”不是“对手”,分歧的本质是“都想对宝宝好”,而非“谁对谁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