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时,你会不会下意识地说出这些伤人的话:“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笨啊!”“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长记性!”“别人家孩子都能做到,你怎么就不行!”这些话,你说得轻飘飘地,孩子却记了一辈子…… 因为,批评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发泄”,而是为了“点醒”。 而聪明的、懂批评孩子的父母,嘴里常挂的,是另一种话。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批评孩子时,父母常说这6句话,孩子才会越来越好。 01.“我相信你能做好,一次失误不要紧。” 一句话,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孩子这次没做好是既定事实。第二,肯定孩子的能力,鼓励他下次做得更好。这套组合下来,比直接说“你怎么老做不好”要高级一万倍。因为,它让孩子听到的是“我值得被信任”,而不是“我一无是处”。这正是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预言”: 父母觉得孩子行,孩子就真的会越来越行。 02.“犯了错没关系,但要想办法补救。” 批评,不是为了制造恐惧,而是教孩子学会承担。 比如:孩子打碎了杯子,父母可以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快,去拿扫帚过来收拾一下。”这样,孩子感受到的才不是“否定”,而是“我得对此负责”。而责任感,正是一个孩子最珍贵的品质。 03.“你觉得问题出在哪,下次能怎么做?” 很多父母批评孩子时,总是在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输出。但其实,比起这些,孩子更需要的是“启发”和“引导”。 你问一句,孩子思考几分钟;你说什么,孩子跟着你的逻辑走。 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套自己的“复盘能力”。而我们都知道: 一个懂自我反思的孩子,不会太差。 这样的批评,才是正确的、真正有益的。 04.“我批评你,是希望你能更好。” 很多孩子在挨骂时,心里想的是: 爸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尤其是那些天性更敏感的孩子,更容易把批评理解成“嫌弃”。所以,父母在批评之后一定要补上一句:“我批评你,不是因为不爱你,而是因为我希望你更棒。”这样,孩子才不会把“批评”和“不爱”绑在一起。他们才能安心地正对批评,认可:爸妈的批评,其实是另一种深情。 05.“虽然这次做得不好,但这并不代表你不好。” 这样说,是在教孩子分清“行为”和“人”。孩子写错了一道题,不代表他笨;孩子撒了一次谎,不代表他坏。聪明的父母明白:“批评”这一行为,不是贴标签。将“人格”和“行为”解绑,孩子才不会把错误变成自我怀疑,而是能更坦然的接受并地改正,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06.“我相信你能改正。” 这句话,是在批评后的最有力的收尾。它像一颗定心丸,能让孩子看到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批评的目的不是把孩子压下去,而是拉起来。批评结束后的一句“我们相信你”,往往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我要证明给你看”的种子,点燃孩子的“动力系统”。 贼娃寄语: 真正厉害的父母,不是从不批评孩子。而是他们懂得巧妙的批评,是在指出问题的同时,给足孩子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记住: 父母的批评,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阴影,而是应该变成引领他走向更好未来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