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把愤怒对准自己?

在亲密关系里,爱和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这不是异常,而是常态。 孩子爱父母,却也会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支持而生气; 伴侣之间彼此深爱,却也会因为伤害或失望而心生愤怒。 对于很多抑郁的人来说,他们害怕承认对所爱之人的恨,担心这会毁掉关系,于是把愤怒和责怪转向自己。 于是才有了“我没用”“我是坏孩子”这样的自我攻击。 其实,当我们仔细回看,会发现: 这些责怪自己,其实是在控诉父母、伴侣,真正的愤怒对象并不是自己。 心理成长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承认这种矛盾: 我可以同时爱你,也恨你。 这并不意味着我会伤害你。 更重要的是,允许这种矛盾存在,而不是急着消灭恨,只留下爱。 接受我对你心里的愤怒可能永远不会完全消散,也不意味着我的爱不再存在。 当爱恨的矛盾被看见、被承认,它们就不再压迫自我,也能找到它们真正的位置。 如果对方还在,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去逐步修复积累的情绪; 如果对方已经离开,那么在哀悼和记忆里重建对他们的理解,也是一种修通。 在心理咨询里,来访者常会把这种爱恨冲突带给分析师: 一方面依赖、需要支持,一方面又愤怒、挑衅。 咨询师能够承受并理解这种复杂情绪,而不被摧毁或抛弃,来访者会慢慢学会: 原来爱和恨可以共存,并不会导致毁灭。 爱恨之间,不是非黑即白。成熟的心理状态,是学会承认、容纳,甚至与自己的矛盾和平共处,让愤怒回到它真实的对象,让自己从无休止的自我攻击里解放出来。 让我陪伴你成长,滋养自己♥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