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朋友常说,他在这个社会上算是罕见的善良之人,对人慷慨友好,却总遇到恶意的人,因而感到失望,渐渐选择疏远人群。 . 其实,我曾有过类似的困惑。自认善良,总是在关键利益上退让,不愿与人冲突,内心默默承受负面情绪。可为何我反而频频被欺负?“善有善报”究竟是什么? . 直到有句话震醒我:“真正的善,是从认识自身的恶开始的。那些总标榜自己善良的人,往往对人性缺乏认知。” . 这句话如同一记警钟,促使我反思自己。 . 我发现,那些表面上的“退让”,并非出于善意,而是懦弱,是面对强者时的无奈退缩。我内心对此充满矛盾,却用“善良”包装自己,以此自我安慰。 . 那些负面情绪并未真正释放。 . 有时,它们转化为内心的自责和痛苦,成为潜意识的枷锁,影响身心健康。 . 有时,则转嫁给那些我觉得更“安全”的对象,比如比我职位低、气场弱的人,无缘无故地发泄情绪。 . 我承受了强者的压迫,又将这份痛苦施加在弱者身上,这恰恰是恃强凌弱的恶。 . 但我难以接受这个事实,选择忽略它的存在。 . 因此,觉得“善无善报”,其实只是未看清问题的本质。 . 我的朋友,他起初对人真诚热情,但内心怀抱近乎圣人的期待。只要对方未达到他的标准,他便开始失望。 . 他经常无意识地审视别人,遇到言行不符或利益冲突时,便心生芥蒂。 . 他说喜欢心思简单的人,然而相处久了我发现,那些纯真的人如果没实际价值,在他眼里也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存在。 . 他标榜自己的善良,潜台词却是“别人太恶劣,我还不够狠”,于是潜意识中向恶靠拢。 . 真正的善,从看到自己黑暗面开始。只有承认内心的阴影,才能有意识地调整行为,走向真正的善良。 . 也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他人的险恶,保护自己的权益。 . 比如我有了这些觉察后,下次遇到利益冲突时,会意识到自己渴望争取,而失败时,我会反思是害怕失去,还是价值不足,亦或选择有限。 这样,问题开始朝解决的方向推进,我也学会了更好地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切痛苦,都是你不懂人性。 想要破局,跳出假象,活在本质。 学习,永远是抵御年龄危机的核.武器! 翻开这本秘籍,顶层人从不外传的秘密,即将被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