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防御机制

焦虑型的防御机制: 若长时间联系不上伴侣,对方也没有提前告诉原因,我们会要求伴侣尽快与我们联系,并且说明原因,以此安抚自己的依恋系统。

当伴侣做不到这点时,焦虑的幼我便更加确信自己会遭到抛弃,更加竭尽全力获取伴侣的关注。 焦虑开始启动的第一层保护行为:

焦虑开始启动的第一层保护行为:不断奉献自己,不求回报。(因为焦虑型在过去的经验中形成了“我必须不断付出才能被爱"的思维模式,成年后就会试图用付出来控制关系"我为你付出一切,你就没理由离开我")。

当感到与对方的距离在拉远,或是生活所迫,或是刻意疏远,焦虑就会启动第二层保护行为

  • 不断尝试与伴侣联系。信息轰炸(特别是当对方没有及时回复时),不停打电话,到伴侣常去的地方蹲点

  • 计时。记录伴侣用了多久才回复,等同样长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回复。

  • 没做错却道歉。这种行为儿时形成,根深蒂固。那时总觉得父母疏远,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 迫使伴侣继续交谈,直到亲密感重建。这种交谈可能会通宵,到问题解决为止。

  • 不愿主动示好。乍一看,这种行为可能与重建亲密感背道而驰,其实这样做是为了让伴侣主动示好,证明他们的爱。

如果以上行为都不足以抚慰焦虑,为了让伴侣回心转意,焦虑通常会启用抗议行为(protest behavior)。这是惊慌失措的孩子为了维持关系的绝望之举,尽管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把伴侣越推越远

这是惊慌失措的孩子为了维持关系的绝望之举,尽管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把伴侣越推越远
  • 空洞的威胁。威胁说如果伴侣不满足我们的需求,就和他们分手。

  • 愤怒的指责。意图令伴侣因内疚而回心转意。

  • 歇斯底里。幼我失控,怒不可遏,举止失常。

  • 网络跟踪。揣摩伴侣在社交账号上点赞和关注的内容。沉迷于观看他们的抖音视频,仔细翻看他们的各平台账号上的内容。

  • 出轨。故意出轨让伴侣吃醋。

回避型的回应

回避型伴侣会如何回应呢?通常会逃得更远,因为这是他们知道的感到安全的唯一方式。我们将此种行为称作去激活策略,以下是一些例子。

  • 不回电话或短信。一连几天没有音讯,即便之前在聊天软件上聊得热火朝天,或是有过一次美妙的约会。

  • 不给承诺或不说"我爱你"。他们不透露对我们以及这段关系的感受。

  • 在讨论未来时含糊其词。即使恋情进展顺利,他们也不愿意做具体的安排。

  • 保持身体距离。他们不会表现爱意,不喜欢在对方家里过夜,即使早已经在一起,还是不愿意考虑一起生活。

  • 总加班或出差。他们以加班和出差为理由,与对方保持距离。

这些去激活策略令焦虑更觉焦虑,焦虑可能会启用抗议行为,促使回避型伴侣也升级自己的行为,启用消除行为(elimination behavior)。

  • 对焦虑吹毛求疵,比如直接说焦虑黏人。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打击焦虑,而是为了提醒自己这是与我们保持距离的最佳借口。

  • 与他人保持暧昧关系。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与他人暧昧,都能拉开与焦虑的距离,削弱彼此之间的关系。此举还会表明这些伴侣不会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 提分手。这种分手来得特别突然,通常是在焦虑以为关系进展顺利的时候。这往往令焦虑型人士始料未及,焦虑会因此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对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寻根究底,或者更糟,疯狂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 突然消失。突然从焦虑的生活中消失,没有任何征兆,不给任何解释。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