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个体在经 历反复的失败或不可控的负面事件后,形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表现为即使有机会改变处境,也会放弃努力、被动接受现实。以下是其常见表现: 1. 被动与放弃: - 行为退缩:面对挑战时轻易放弃,甚至不尝试就直接认输。 - 缺乏主动性:认为努力无效,选择被动接受现状,如工作或学习中拖延、逃避任务。 2. 消极认知: - 自我否定:坚信自己"无能"或"注定失败",低估自身能力(如"我永远做不好")。 - 归因偏差:将失败归咎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如"我天生笨"),而忽视外部或可改变的因素。 3. 情绪低落: - 抑郁倾向:长期感到无助、绝望,伴随兴趣减退、情绪低迷。 - 低自尊:因反复失败而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产生羞耻感。 4. 动力丧失: - 目标感减弱:缺乏设定或追求目标的意愿,认为结果无法改变。 - 依赖他人:过度依赖他人解决问题,如总等待他人指示或帮助。 5. 生理影响: - 压力反应:可能出现慢性疲劳、失眠、食欲变化等躯体化症状。 - 免疫力下降:长期无助感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典型场景举例: - 学生:考试屡次失利后,不再复习,认定"再努力也没用"。 - 职场:员工多次提案被拒后,停止创新,机械执行任务。 - 人际关系:长期被否定的人不敢表达需求,认为"说了也没人听"。 与普通挫败的区别: 习得性无助的关键在于泛化(将无助感扩散到新情境)和持久性(长期难以摆脱),而非常规的短暂沮丧。 若出现以上表现,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小目标达成训练等方式逐步重建控制感。必要时建议寻求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