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小林上周在咨询室红了眼眶。 她负责的项目方案被同事小雅“微调”后报给领导,小雅轻描淡写地说:“小林太忙了,我顺手完善了下。”结果领导表扬小雅细心,对小林只字未提。更让她憋屈的是,小雅转头又来拉着她的手说:“对不起呀小林,是不是我抢了你的功劳?我真不是故意的。” “我明明气得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反驳。说她故意的,显得我小心眼;不说,又咽不下这口气。”小林的话,戳中了不少职场人的痛点——面对那些擅长“示弱邀功”“背后传话”“扮无辜挑拨”的同事,我们常常陷入“说出来像计较,忍下去又委屈”的两难。 这类被俗称“绿茶”的职场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隐性攻击”:用看似无害的方式争夺资源(比如关注、认可、机会),同时避开正面冲突,让你有火发不出。 遇到这种情况,硬刚往往会落入对方的“剧本”——你一激动,反而成了“脾气差”“不好相处”的人。或许可以试试这三个思路: 1. 先稳住“情绪锚点” 对方越是表现得无辜,越容易勾起你的愤怒或焦虑。这时候可以在心里默念一句:“她在做什么,和我是谁,没关系。” 别让她的行为定义你的价值,情绪稳了,才不容易被牵着走。 2. 用“事实说话”代替“猜心思” 如果她抢了你的功劳,别急着说“你故意的”,而是平静地在公开场合(比如会议上)补充:“这个方案里关于用户调研的部分,我之前花了三周时间收集数据,主要结论是……” 用具体事实划清边界,比指责更有力。 若她在背后传话,听到后可以直接找她:“听说你觉得我某个做法不太合适?具体是哪部分呢?我们可以聊聊。” 把暗地里的拉扯摆到明面上,反而能让她的小动作无处遁形。 3. 把精力放在“你的战场” 职场最终拼的还是核心竞争力。与其纠结她怎么“表演”,不如专注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当你的能力和成果足够清晰时,旁人的小动作很难真正撼动你的位置。就像小林后来专注优化方案细节,领导在复盘时自然注意到她的付出,反而对小雅的“小聪明”有了判断。 职场不是游乐场,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比起“打败”谁,更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节奏:不被他人的套路消耗,也不因为对方的做法降低自己的底线。毕竟,能走得远的人,靠的从来不是“绿茶”式的算计,而是扎实的能力和让人信服的人品。 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许可以深吸一口气:“你的戏,我不陪演。我的事,我自己撑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