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式分开的本质就是在逃避

断崖式分开,本质上是一方选择了逃避。他们逃避沟通,回避矛盾,不愿承担责任,也拒绝解决问题,更害怕可能面临的指责。但究竟为什么有人会选择逃避呢?原因在于,他们的真性自体长期被压抑。什么是真性自体?依据温尼科特的心理学理论,人存在假性自体和真性自体两种形态。 当一个人的真性自体过度压抑时,就会出现过度为他人着想,习惯性回避冲突,难以承受压力,并且无法与他人建立深度亲密关系的情况。以断崖式分开为例,很多人觉得提出分开的一方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及伴侣感受。但实际上,那些经历过真心相爱,却又选择断崖式分手的人,都经历过一个从压抑自己到集中爆发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真性自体表达失败。在恋爱初期,情侣都会经历一段磨合期。正常情况下,双方会通过充分沟通,了解彼此的底线、原则和爱好,为日后相处奠定默契基础。比如,坦诚说出自己的不适,指出对方搞错了自己的喜好,直接说明哪句话容易引起误会,这些都是真性自体的表达。 然而,如果相处中负面反馈过多,比如有人从小被教育要乖巧听话,否则就会受到惩罚,那么与他人相比,他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前,会先担心是否会伤害别人、带来麻烦。当亲密关系无法提供突破的能量,比如每次表达感受后,伴侣不仅没有尊重和接纳,反而进行激烈辩驳与指责,“自己不会被理解,不应轻易暴露弱点”的信念就会在潜意识中不断加深,最终导致真性自体被完全隐藏。 第2阶段,假性自体强化。此时,个体开始脱离内在感受,转而用外界标准来评价和要求自己。比如,明明内心不舒服却不说,还将其合理化,认为自己是顾全大局;明明在逃避问题,却给自己洗脑,觉得这是理性和成熟的表现。心理学指出,真实的生活,是既能看见自己,也能看见他人。但当一个人形成一套逃避标准,既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也不愿倾听伴侣的意见,就会单方面做出影响两人关系的决定。这本质上是一种幻想,幻想不做任何改变,就能成为成熟有担当的人,获得理想的爱情。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