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我做了粥,我第一次有家的感觉

我的人间烟火有一段经典台词:“他给我做了粥,我一个人在这儿第一次有家的感觉”。父亲给他买的房子车子她没觉得自己有家,反而男人的一碗粥让她感受到家,当时很多人认为她是“白眼狼”。 现在,我们已经能保证孩子基本的物质需要,有能力的父母会给的更多。我们也听过很多孩子的话:不要老说为了我好,你给的我不要/你根本不懂我,给不了我想要的/你根本不爱我,不关心我~等等这些,这些事情会发生的原因在于“爱语”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说爱的方式,像大部分的父母说爱的方式是,我给你吃穿把你养大,或者我为你铺路为你考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我是过来人,这都是父母的“爱语”。 然而,每个孩子的爱语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孩子觉得我是没有考好,但是你没有说我,给我鼓励,哄我开心是爱我,而不是为了我好给我找补习班把成绩提上去。 当二者的爱语不同,造成爱的错位,孩子感受不到爱。然而在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等着被爱填满的“情感箱子”。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是因为他的空“爱箱”正在发出对爱的渴望。 导致他们不良行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爱,他们的“恶行”是对爱的一种错误的追求,他们在用错误的方式,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爱。 标题是我的来访者曾和我说过的一句话,她表述她不喜欢和男朋友“做”,但是不得不做。究其原因是父母离婚,母亲再嫁,女孩儿认为父亲的离开是因为不爱自己,现在母亲有了新的爱她的人,只剩下自己没人爱。内心缺“爱”的空箱发出爱的渴望,当女孩遇到一个对她“好”的男人,会为了这份爱去做任何事。她觉得不接受男人的要求,不和男人发生关系会失去这份爱,所以: 我并不想发生性关系,但我想被人爱。 学会用孩子的“爱语”说话,学会感知孩子的“爱语”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