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胆小自我否定?

脆弱的灵魂:当胆小成为我的影子 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一只蜗牛,背着沉重的壳,小心翼翼地探出触角,稍有风吹草动便立刻缩回。这个世界对我而言,总是太大、太吵、太锋利,而我却太小、太静、太易碎。 1. 胆小的根源:恐惧的种子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胆小的。也许是小候被大人呵斥“别乱跑,危险”时,也许是某次失败后被嘲笑“你怎么这么没用”时,又或许是在无数个夜晚独自面对黑暗时,恐惧悄悄扎根,长成了一片阴影。 我害怕犯错,怕被人否定;害怕尝试,怕面对失败;甚至害怕表达自己,怕被看穿内心的不安。于是,我习惯了沉默,习惯了退缩,习惯了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最终眼睁睁看着它溜走。 2. 脆弱的假象:其实我只是太敏感 有人说:“你怎么这么脆弱?”可他们不知道,敏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过度的觉察。我能察觉到别人细微的情绪变化,能预感到可能的伤害,所以提前筑起高墙。我的胆小,不过是太早看透了风险的代价。 但这个世界似乎更欣赏勇者,推崇“无所畏惧”的人。于是,我一边羡慕他们的洒脱,一边厌恶自己的怯懦。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只有变得强硬,才配得到尊重? 3. 与胆小共处:脆弱也可以是力量 直到某一天,我读到一句话:“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却依然前行。”我才明白,胆小的人并非注定失败,只是需要更多的自我接纳。 我开始尝试: 允许自己害怕,但不让恐惧决定我的行动; 承认脆弱,但不把它当作缺陷,而是看作一种细腻; 小步前进,哪怕只是比昨天勇敢一点点。 慢慢地,我发现,胆小的人其实比谁都懂得谨慎,脆弱的心往往更善于共情。我不必变成别人,我只需要在胆怯时,依然对自己温柔。 4. 写给同样胆小的你 如果你也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勇敢,请记住: 胆小不是缺点,而是你保护自己的方式; 脆弱不是无能,而是你感知世界的天赋; 你不必急着变强,但可以试着在恐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像别人那样无所畏惧,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会与自己的胆小和解。毕竟,这个世界需要勇者,也需要那些小心翼翼却依然向前走的人。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