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妈妈后,我总被“完美”两个字追着跑:要做辅食、要讲绘本、要陪玩益智游戏,连朋友圈里其他妈妈晒的“高质量陪伴”都像无形的压力。直到有天累得在沙发上睡着,醒来发现三岁的女儿正自己用蜡笔涂画,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儿歌——原来她没我盯着,也能好好玩。 “60%的妈妈”不是偷懒,是留40%的空间给彼此。我开始不再逼自己顿顿做新鲜辅食,偶尔拆开速冻饺子,女儿反而吃得更香;睡前故事讲一半困了,就坦白“妈妈今天累了,我们明天补两页好不好”,她会乖乖点头帮我关灯。 这40%的留白里,藏着意外的成长。女儿学会自己穿反了鞋子也不哭闹,会举着绘本跟玩偶“讲故事”;我也重新拾起了搁置的画笔,在她玩积木时画两笔,偶尔抬头相视一笑,比全程紧盯更安心。 其实孩子需要的从不是100%的围着转,而是看到妈妈也有自己的节奏。就像种植物,过度浇水会烂根,适当放手反而长得更舒展。接受自己有60分就够了,剩下的40%,留给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也留给自己喘息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