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拥有天然的交际能力。但是如果在这人际关系中间我们设置太多的这个不行 那个不允许,或者我们设置了太多的必须要她怎么样的时候,她就会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和别人打交道才能和爸爸妈妈满意?这个时候他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不和别人玩。这样就不会被他们抓到把柄了。但是很遗憾 这个时候父母又会说 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交流。真的是动辄得咎的程度啊。 2.孩子拥有天然的生命力 他的生命力向外投射 她就会寻求与外界的关系。如果父母在她小时候没有与她共情回应的话(向外投注受挫)结果就变成了投注向内 变成自己和自己玩了。 3.我们真的非常在乎这个人是和自己玩呢还是和别人玩。 如果一个人是自己和自己玩 那么一定是爸爸妈妈在她小时候对爸爸妈妈投注的交流的信号视而不见。或者是采取了过度批评的方式。或者是麻木的方式。 4.无脸的妈妈--温尼科特。妈妈的了产后抑郁,妈妈自身处在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孩子希望妈妈微笑(孩子在妈妈的微笑的脸上面看到的是自己)抑郁症的妈妈脸上看不到孩子自己。这就是生命力向外投注受挫。这就需要他把生命力向内撤回 这就已经损害了他的交际能力。 他会想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妈妈都用面部没有表情的方式回应我 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其他人肯定也是这样的。所以我最好是不跟别人玩。 5.人活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和人玩。吃什么东西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 但是如果在早期的时候 我们的人际关系不是充满了很多的乐趣而是禁忌或者施受虐的话 就是我在需要别人的时候 别人给我的不仅是冷屁股 而且是严重的指责。这也是我在关系中的受挫 这种模型就会转移到我跟所有人的关系中间。 6.在别人对自己热情友好的时候 我都觉得很冰冷没什么温度。如果你真的对我好 我还觉得有点假。 并且我会想方设法教会你用我早年的时候被虐待的方式虐待我。你不虐待我 我也要勾引你来虐待我 大多数人都会很配合 既然你让我攻击你 我为什么不呢? 他们用回避的或者受虐的方式来表示自己人际关系不行,他们获取的不是有滋养的人际关系而是受摧残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