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婚姻中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为你看不见自己。

你在婚姻中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为你看不见自己,那个真正的自己。

我知道,我们总是渴望去寻找一个三观与自己高度契合的人,希望对方能够和自己完全同步,理解自己的所有想法,成为自己的灵魂伴侣。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人,进入一段关系时,如果发现对方的观念和自己不一致,我们就会觉得对方不是一个好的人,甚至会先入为主地否定对方所做的一切努力。

然而,两个人在一起,各自都带着早年的烙印和独特的人格。

这样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又怎么可能观念完全一致呢?

当你在一段关系中对对方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对方却无法满足时,你可能会说他不是一个好的人。

但在这个“不好”的背后,其实映射出一个你不愿意接受的真相——你只是想在一段关系里寻找自己。

罗近月曾说过: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曾经被他人更多地看见和接纳,那么在婚姻中遇到不一致时,虽然会感到不舒服,但不会特别痛苦。

而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曾被严重剥夺或覆盖,那么他就会更渴望在婚姻中找到一个与自己高度一致的伴侣。

所以,一旦伴侣表现出不一致,就很容易激怒自己,并开始极力否定对方的想法和观点。

当你意识到对方和你的三观不一致、存在差异时,你会拼命想要去改变对方。

但实际上,你并不是真的想改变对方,而是想通过攻击他、否定他的观点,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也就是说,在你强烈想要改变对方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自我确认的需求。

这种需求,往往源自你的童年经历。

你曾经渴望独立发展的那一部分自我,可能在成长过程中被忽略、被无视,甚至被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长大后,你会在亲密关系中拼命想让那颗被压抑的“种子”生根发芽。

然而,由于它一直被覆盖,你看不清真正的自己,总觉得问题出在对方身上。

于是,你一次又一次地攻击对方,试图通过证明自己是对的,来获得内心的肯定。

曾经有个女性来访者说过她的故事:

她和老公,过去经常因为家里谁洗碗的事争吵,总会升级到攻击对方,每次都戳对方最痛的地方,结果两个人总是不欢而散。

我们聊过后,她也想了很多。

有一次,她老公还是没有洗碗,但这次她没有生气,而是很自然地对老公说:“我看到你没有洗碗,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我不会再生你的气了,因为我突然明白,也许你有你自己的节奏吧。”

她老公听完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自己就去洗碗了。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因为洗碗的事吵过架。

女来访事后说,其实当时她只是想到了我曾经和她说过的话,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没想到比无数次争吵都有效。

经历了这次事件,她开始反思。

在过去的婚姻里,他们就像两个巨大的婴儿,都希望对方能接住自己,只知道拼命索取,并责怪对方无法给予。

最终,两个人都变得不堪重负,陷入了针锋相对的死循环。当她慢慢理清自己时,她看到了许多东西。

她看到了在这件事背后,自己的无助、失望和愤怒。

于是,她变得更自信,更能接纳自己。

所以,当她老公像以前一样没有洗碗时,她不再觉得这是对自己的冒犯。

后来,她老公告诉她,因为从小就被母亲强迫必须做这做那,所以每次被要求洗碗时,他都感到非常讨厌。

直到那次她开始尊重他洗碗的自由时,他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看见了。

这时,他才重新思考她讲过的道理,并做出了改变。

这就是在婚姻中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接纳对方的重要性。

因为当你看不见自己时,你总会觉得是对方的问题,自己是对的。

于是,你一次又一次地攻击对方,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实际上,那是因为你没有看见自己,没有接纳自己。只有当你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才能为对方留出空间。

在这段关系中,你们才能共同创造出一片天地,让彼此都能停留其中。

真实生活中,三观相合需要有机会去接纳和确认自己。

当你变得通透柔软时,才会有足够的空间去珍惜共性,容纳差异。

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支持、被理解、被认可。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