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时期经历过任何形式虐待或忽视的人,重新受到伤害后会显得尤其脆弱。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自我意识受损。童年时经历过虐待的人通常会出现自我意识受损。这会让你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对某种情况的感觉,因此可能更容易上当受骗,更容易被别人操控。你即使与自己的孩子,可能也无法划定适当的界限。此外,你可能很难向他人寻求帮助,很难创建或找到人际支持网络,进而从中获得有效的支持。 ❖回避。回避行为可以通过暂时减轻你的情绪痛苦来帮你应对状况。一些有关回避的更严重的症状包括药物滥用、强迫性的高危性行为、进食障碍和自我伤害行为。最常见的一种回避方式就是解离(dissociation),这是一种逃避虐待和痛苦的方式。成年的虐待幸存者经常描述称,当他们受到虐待时,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麻木,或者从俯视角度来“观看”虐待。作为一个孩子,这可能是受害者在性虐待或身体虐待中存活下来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其实现在情感上应对那些无法承受的身体和/或情感上的痛苦。但是,解离可能会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不仅会让受害者从充满不适或虐待的场景中解脱出来,还可能会让她否认正在发生的虐待行为。如果你在自己的身体里缺位,就会长久地忍受虐待。虽然你或许并未意识到虐待行为及其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受到负面影响。 ❖认知扭曲。认知扭曲是指我们的头脑会让自己相信一些不真实的事情。比如,假设你在童年时遭受了虐待或忽视,你可能会将世界视为一个危险的地方。因为过去的你没有抵抗能力,在应对危险时,你可能会低估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在面对困难时,你会感到无能为力。你很可能会感到无力保护自己。 ❖低自尊。研究显示,那些经历过童年暴力或目睹父母暴力的女性,成年后可能会面临成为受害者的风险,因为她们更有可能出现低自尊的情况。 ❖暴力日常化。那些在父母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或身体虐待的家庭长大的人,可能会认为暴力行为是用来处理冲突的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