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作家黄淑文说过这样一番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学习, 需要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重新长成自己。 今年是我成为妈妈的第.15年, 在前面的11年里, 我常常被孩子各.种所谓的“非行”困扰, 情绪一度焦虑、烦躁、无助, 但是不能解绝任.何问题。 那时面对即将到来的青春期, 老母亲焦头烂额地四处求助, 走进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课堂, 终于一边成长一边和解, 得出蕞大的感受是: 孩子在长大,我也在成长。 . 1️⃣放下权.威,和孩子平等相待 . 纪伯伦的《致孩子》说的很好: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蹲下来,眼睛平视孩子, 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 内心的尊重和欣赏也会自然流淌, 满心欢喜的母爱浸润着孩子的心田, 亲子关系达到和谐也是水到渠成, 亲子之间的沟通也畅通很多。 . 2️⃣放下期待,和自己真实相处 . 宫崎骏说: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 你什么都拥有不了,也留不住。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来的, 不毕等待他人来为我们负责, 你的使命应由你自己来完成, 当你把人生追求和理想安放在当下, 为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负责, 做你喜欢并愿意付出的事情, 生活得热烈、真实又自在, 就是孩子蕞好的榜样。 . 3️⃣放下担忧,与自己和解 . 你与身边人索有的关系, 其实都是为了提醒你, 向内找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索有负面情绪的出现, 其实都是在提醒你, 你的内在小孩需要被你看见, 去觉察她的需求和感受, 带着爱欣赏她,照顾她,倾听她, 连接到自己的和谐与喜悦, 从过往中走出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活在当下,不担心未来, 与自己和解,也是与世界和解。 当你有趣、积极、喜悦、智慧, 孩子会因你的光芒和爱而感觉温暖和有力量。 . 曾经以为培养孩子就是付出和陪伴孩子长大, 现在明白是孩子让我们再次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