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老是和父母对着干

孩子的行为可能在表达我们的潜意识的愿望,孩子在潜意识会忠诚于父母,不等于意识层面的忠诚。 曾经在一次咨询的过程中,我对来访者说过这么一句话:你是希望自己经历这么苦难的的过程,然后再名正言顺的让自己“被躺平的”。 可能这句话我说的有点直接,导致来访者当时懵掉了,没好气的给了我一句:我怎么可能希望自己经历苦难,过得这么辛苦呢?也是,我期望快速的打通来访者,是我有点心急了,没有考虑到当时来访所处的状态,所以当我看到答案后,迫不及待的就点出了,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 事实却是:我们潜意识一直在做我们意识层面没做和不敢去做的事情,来补偿我们现实的需求,而潜意识做的事情,一定会在意识层面给我们带来好处,顺着这条线,我们就能找到潜意识。 兄弟俩人,哥哥很优秀,上了理想的大学,弟弟成绩倒数第一,直至休学。为什么两个孩子,接受同样的环境和教育,一个那么优秀,一个却显得这么另类? 从家庭动力的角度来看: 第一是排行竞争的家庭动力,当家里有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会竞争孩子,当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来竞争父母,一开始两个孩子会通过优秀来竞争孩子,当一个发现不管对方怎么努力和优秀都无法竞争过另一方,仍然会被父母亲忽视的时候,他就会转变策略,通过叛逆的方式来竞争,那么这个家庭中的弟弟就是通过糟糕的方式成功的抓住了父母的注意。 第二个是来自对父母忠诚的家庭动力,这个孩子的爸爸小时候在家里很乖,很听父母的话,在父母那里从来不敢忤逆的,否则父母非打即骂,爸爸一路优秀过来。目前爸爸很感激自己的父母,觉得正是因为父母对其管教很严,让自己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所以才有现在不错的生活。哥哥也觉得爸爸说的很对,也很感激父母,觉得父母做法是正确的。爸爸听爷爷奶奶的,哥哥听爸爸的,按道理弟弟也应该听爸爸的话呀,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那如果弟弟也听爸爸的,那弟弟如何超越爸爸和哥哥呢?有没有可能弟弟是这个家进化和变异的关键呢?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只有不同才有可能进化。 爸爸觉察到自己小儿子干的事情其实是自己当年想干却未干的事情,其实当年父母的教育方式自己内心是不认同的,不服的,但是不敢反抗,只能听从。而小儿子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代替或帮助爸爸来表达自己当年想干却不敢干的事情,同时弟弟也是替哥哥表达想干却不敢干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一些问题,可能是出于对父母的忠诚,来表达和实现父母当年在自己父母那里没有能够释放的需要,或是没有能够满足的心愿。 那我们就有疑问了,老二的叛逆是忠诚于自己的父母,老大的优秀怎么解释呢? 老大是在意识层面忠诚于自己的父母,活出了父母现实的愿望,优秀听话,而小儿子是在潜意识层面忠诚于自己的父母,活出了父母当年想活却不敢活出的自我。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自己可以觉察一下孩子现在干的事情是否是我们当年自己想干却不敢干的事情呢?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