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吃、睡、聊都难,婚姻还剩什么?

 聊到婚姻是什么?绕来绕去,可能被说得玄乎又复杂。但我们往根子上琢磨琢磨,剥开那些浪漫的包装、责任的铠甲,它最核心、最离不开的,其实就是九个字: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  这三样,听着简单吧?但你要真缺了一样,甚至三样都缺,那这日子,说实话,真就有点“图什么呢”的味道了。 第一件事:一起吃——过日子,得落到“吃”上  “一起吃”,这可不光是俩人坐一桌往嘴里塞东西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什么?是扎扎实实的经济基础和生活协作。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得花钱?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钱、老人的赡养费……这些现实的担子,得俩人一起扛。 “一起吃”意味着,共同面对“钱袋子”, 钱怎么挣?怎么花?谁来管?大方向得一致。不是说非得赚多少,而是得有共识,劲往一处使。一个想省吃俭用攒首付,一个觉得及时行乐最重要,这“饭”就很难吃到一块去。  饭谁做?碗谁洗?家务谁分担?这些琐碎得不能再琐碎的事,恰恰是日子的地基。一起在厨房忙活,或者一个做饭一个收拾,哪怕只是周末一起琢磨着点个外卖,这种协作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连接。  它告诉你:“嘿,生活这场硬仗,咱俩是队友”。如果连饭都懒得一起吃,或者一说到钱和家务就吵翻天,那这个“经济基础”就真有点摇摇欲坠了。  说白了,“一起吃”就是婚姻这艘船能漂在生活海面上的压舱石。它不浪漫,但没它,船说翻就翻。 第二件事:一起睡——亲密感,是粘合剂  “一起睡”,别想歪了,当然包括那事儿(生理和谐很重要),但绝不止于此。它更核心的是那份独一无二的亲密感与安全感。  睡觉是人最放松、最卸下伪装的时候。能坦然地在一个人身边打呼噜、流口水、甚至抢被子,这份自在,这份“被看见最糟糕一面也不怕被嫌弃”的安全感,是外人绝对给不了的。  晚上是背对背玩手机,还是能依偎着说说话?是对方翻个身你就醒,还是习惯性地摸摸对方在不在?夜里对方咳嗽一声,你会不会下意识地拍拍他/她的背?这些细微的动作,都是亲密关系的“晴雨表”。  一张床,是婚姻里最私密、最柔软的空间。身体的靠近,常常是心灵距离的映射。如果长期“同床异梦”,甚至分房而居,那份本该最亲密的连接就断了,心也就容易冷了。睡在一起,不仅仅是身体的靠近,更是确认“你是我最亲近的人”的一种方式。  “一起睡”,就是婚姻里的那个小暖炉,夜里冷的时候,知道身边有个人,心里就踏实。没这份亲密感,家就容易变成合租的旅馆。  第三件事:一起聊——灵魂得能对上话  “一起聊”,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最要命的一点。日子长了,激情会淡,新鲜感会少,靠什么维系?精神上的共鸣和交流!  聊什么?今天路上看见一只奇怪的鸟,同事说了句搞笑的话,网上看到个有趣的段子……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都想第一时间跟对方分享,对方也愿意听你唠叨,甚至能接上你的梗。这种“废话”的流动,是关系活着的证明。  工作遇到瓶颈了,心里憋屈了,对未来的迷茫了……这些沉重的话题,你敢不敢跟对方说?对方能不能理解你(哪怕不完全赞同),给你支持,而不是评判或敷衍?好的婚姻,得是彼此情绪的“安全港”。  除了家常和烦恼,你们还能不能聊点别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社会现象、一个共同的爱好?思想上有碰撞,哪怕争辩,也比相对无言强百倍。怕就怕,坐在一起,除了孩子、账单,就只剩下刷手机的沉默。沉默久了,心就远了。  “一起聊”,就是婚姻里的空气和水。它滋养着两个人的精神世界,让彼此感觉被懂得、被看见。没有精神上的对话和共鸣,两个人再近,灵魂也是孤独的。  三样齐全,才是好日子,缺胳膊少腿,就得想想了。婚姻这“三件事”:“一起吃” 管的是现实地基稳不稳。“一起睡”管的是亲密纽带紧不紧。“一起聊”管的是精神世界通不通。  这三根柱子,撑起了婚姻这个小房子。哪一根松了、垮了,房子都漏风漏雨,住着不舒服。如果三根都摇摇欲坠,那这房子基本就是个“危房”了,住在里面,除了担惊受怕、憋屈难受,还能图个什么?是图个“已婚”的名分?还是图有人分摊账单?这些外在的东西,真抵不过内心的煎熬和孤独。  过日子,说到底,图的就是个“伴”的温暖和实在。这个“伴”,得能一起扛事儿(一起吃),得能彼此取暖、安心依靠(一起睡),更得能说到一块儿去,心是通的(一起聊)。  这三样都有了,哪怕日子平平淡淡,也自有一份笃定的幸福在里头。这三样要是缺了,尤其是三样都缺,那所谓的婚姻,可能就只剩下一张纸和一个空壳了,里面的温度和生机,早已消失殆尽。  所以,甭管别人把婚姻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或者给它套上多少沉重的枷锁,我们就记住这最朴素的九字真言: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这三件事做好了,婚姻这棵小树,才能在现实的风雨里,稳稳当当地扎下根,长出枝繁叶茂的好日子。  要是这三件事都费劲,那真得好好想想,这日子,到底值不值得继续这么耗下去?毕竟,一辈子不长,找个能一起吃饭、睡觉、说话的人,才是过日子的真谛。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