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爱?

对一段感情过度“上头”甚至已经感到痛苦,还是难以自拔,这可能是一种“创伤迷恋”。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会无意识地复现创伤场景,并试图修复过去的伤口。如童年遭受情感忽视的人,长大后可能会被冷漠的伴侣吸引,希望通过改变对方来弥补童年缺失的关爱 盖瑞·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一书中提到,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或意愿,更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实践的能力。爱的目的,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为了你所爱之人的福祉,去做些什么。当你学会理解他人,用超越自我的智慧去爱一个人之后,你会发现:爱就是一件“越爱越会爱”的事。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出,爱的本质是给予。爱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给予,包括时间、关怀、知识和情感生命力等。这不是牺牲,而是一种内在丰盈的体现,当爱意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感情会越变越好,同时你也会获得成就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爱远不止于亲密关系,而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情感连接与行为模式。心理学家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指出,和他人建立情感纽带,是人类的天然需求。对朋友的爱、对家人的爱、对宠物的爱、对世间万物的爱..…...这些爱构成了“爱的光谱”,在爱的滋养下,你和你所爱的对象能共同成长。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过一个概念,叫“无条件积极关注”,他认为真正的爱是对一个人本质的全然接纳,而不是对这个人的表现或条件的认可。你可以试着理解、接纳、无条件地爱自己,停止用完美的眼光苛责自己,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爱的本质。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