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评价在意别人评价的自己

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有个朋友问了个问题: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让自己很内耗,该如何减少这种内耗?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感慨,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因为无论是在书本上,社交媒体上,还是在个人朋友聚会交流中,时刻都有提到这个问题,或者由之衍生的问题。

  显然,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是十分在意的。这也更加证实,在意别人的评价,是人的本性,是很正常的心理行为。只是很多感性的人,钝感力不足的人,也因此成为精神内耗者。

我也曾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你在意的人、你视为权威的人给予你的评价,会造成巨大心理压力,最后沦为内耗的源头。

  可是,一切问题总归是有解决办法。我曾经和朋友探讨,和至少表面看起来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的人去交流,阅读心理学书籍,和作者产生思维碰撞,由此去寻找答案。结合实践,我才发现心理暗示是有用的,再加上刻意练习,认知是可以改变的。

  首先,解决一个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所以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识别了这个问题,所以改变第一步就已经默默开始了。

  然后,不要去评价自己这种心理。不要评价在意别人评价的自己。也就是说,不要因为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就觉得自己很不好,就反复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在意别人评价呢?”“为什么我老是这样?”“为什么我这么敏感?” 停止这些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叠加给自己的评价。你要知道,只有你不抗拒,你接受,才能有平和的心态,才可以谈改变。因为真的改变只会存在于平静中,其他状态下的变化都叫情绪失控。其实往往这个时候,内耗从根本上已经动摇了,因为不抗拒,也没有耗了。“耗”是什么?是两个事物在对抗,能量就没,双输。这时告诉自己,人是群居动物,社会性成就了人,所以在意别人评价是很正常的人性。哪怕是那些伟大的人,他也是会在某些时刻在意某些人的评价的,下次你看名人自传的时候,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看,你会发现,原来名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因为人是没有办法脱离人群和社会存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在意是必然。

接下来呢,就是告诉自己如何来看待别人的评价。其实就不加评判地去看那个评价就可以了。具体来说,不评判评价的那个人,不评判评价的内容。你要知道,那个评价它不是你,它只是对方结合他个人的既往一切经验,具有对方个人鲜明标志的他的一个看法。看法不等同一个人。同时这其实是一个我们锻炼自己,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锻炼批判性思维,锻炼自己包容性的绝佳机会。尤其是别人的评价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多问问,他从哪个角度看待的自己,得出了这个评价。也许那里就有我们看问题的盲点。不是说要认可别人的评价,而是认可别人多提供了一个角度的这个事实,也许提示着我们现实中存在着另一个我们可能忽视的角度,帮助我们更进一步拥有全面的视角。只有视角越全面,我们就离真相真理越近。 当你刻意如此练习,这样走完一个流程后,你发现,不评价,全接受,换角度,内耗慢慢就远了。刻意练习次数越多,慢慢就会成了习惯。某一天,猛然回头,你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做到:听到别人的评价,没有了情绪起伏,而是淡然笑之。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真实模样,而且越来越全面地了解着自己。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