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喜欢开朗自信受欢迎的孩子,可有些孩子就是胆小害羞、不自信、脾气差等,性格虽跟遗传有关,但更大一部分是受后天环境的塑造与培养。 ☝️为什么要重视性格培养? 性格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看待事情的观念、思维模式,进而影响他所做的选择和行动。比如一个胆小自卑的人,遇到有挑战性的事情会感受到压力和不安,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很难把握住机会取得进步和成就;而自信勇敢的人,在遇到挑战时则表现为有激情有冲动,能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目标。 ☝️怎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性格良好发展? (1)给孩子充分的爱和陪伴,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父母应当在孩子0-6岁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和孩子进行亲密互动,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链接。不要用打骂、威胁、批评等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内心敏感、充满不安。 (2)有规矩有原则,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不能过度包办、保护孩子,要鼓励和引导孩子独立、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挑战自己、锻炼能力。家长还应教给孩子待人接物的规矩、言行的界限,比如礼仪礼貌、社会规范、在别人家里以及公众场合的行为要求,言行举止得体有分寸。 (3)多鼓励支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败 培养逆商,允许孩子犯错,重点放在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而不是朝孩子宣泄情绪;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引导孩子关注过程,把挫折看做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不被挫折和失败击溃心理防线,孩子的内心会变得更强大。 (4)从他律到自律,教孩子抵制诱惑,发展内驱力 很多孩子缺乏自制力,容易被看电视、打游戏等吸引。家长要塑造一个有规律、有原则的家庭生活环境,对于生活作息、物品摆放、电子产品的使用上有一定的要求,并和孩子一起按照规则履行,形成良好的习惯,然后家长适当放手给孩子自由,这样才能发展出自制力,学会自我管理。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某些性格特质家长应该怎么做? 对于孩子已经显现出的不好的性格特质,家长要反思教养方式,不能给贴上负面的标签,要发现孩子的优势,用优势影响劣势,教孩子调整不当的行为:比如对待内向孤僻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引导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提高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同时,创建合适的社交环境,让孩子慢慢适应人际交往,教给他社交技巧,让孩子逐渐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敞开心扉。对于固执霸道的孩子,可以发展他的领导力、行动力,同时教他换位思考,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