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的“可怕”,藏在关系的褶皱里

今天来访者小A说:“我总觉得自己像被抽走了灵魂。”她和一位NPD者共处三年,离开时体重掉了15斤,病历本上多了“焦虑状态”的诊断。这让我想起许多类似的案例——NPD的“可怕”,从来不是突然的爆发,而是像潮水漫过沙滩,在你意识到时,脚下的沙早已被掏空。 他们最擅长制造“认知错位”。小A曾反复向我描述一个场景:对方前一晚还温柔地说“你是我的全世界”,第二天就因为她忘记买某品牌咖啡,冷笑着说“你这种人,连这点事都做不好,难怪没人真心对你”。这种过山车式的对待,会让人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是我记错了他的温柔?还是我真的像他说的那么糟糕? 更深的伤害在于“情感吸血鬼”式的生存模式。NPD者的自我价值感像个漏气的气球,必须不断从他人那里“吸气”——你的赞美、顺从、甚至痛苦,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燃料”。小A提到,对方会故意提起她童年被忽视的经历,在她流泪时却说你看,只有我愿意包容这么敏感的你”,既戳破她的伤口,又扮演拯救者,让她在依赖中越陷越深。 最棘手的是“无法沟通的绝境”。当你试图指出问题,他们要么用“你太较真了”回避,要么翻出你过去的错误反击,甚至倒打一耙“是你太自私,才看不到我的付出”。小A试过无数次沟通,最后都变成自我检讨,直到某天她突然意识到:“他从来没真正听进去过我的话,他只在听自己想听的。” 记录这些,不是为了渲染恐惧,而是想告诉正在经历的人:你感到疲惫、混乱、自我怀疑,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对方的人格模式本就与健康关系的逻辑相悖。就像小A最后说的:“离开后我才发现,原来不用时刻紧绷着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是这么轻松的事。” 识别伤害,是止损的第一步。而真正的勇气,是承认有些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我们”,只有“他自己”——然后,转身走向能看见“你”的地方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