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抑郁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好像抑郁的原因千奇百怪,让人摸不着头脑。说实在的,拨开抑郁纷繁复杂的表象,真正让一个人陷入抑郁的核心原因,归根结底就两个: 外在的“失去”太多,内在的“支撑”太少。 就像一个人站在风雨中,外面的风雨太大(失去太多),而自己手中的伞太小、太破,甚至没有伞(支撑太少),自然就淋透了、冻僵了。 1外在的“失去”太多 这里的“失去”,可不仅仅是丢了钱或者失恋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持续的、让人感到无能为力的剥夺感,它可能以很多种面目出现: 1.失去重要的关系:亲人离世、挚友疏远、深爱的人分手、被信任的人背叛、感觉被群体孤立...人是社会动物,这些联结是我们安全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来源。当这些联结断裂,人会感到深切的孤独和被遗弃。 2.失去掌控感:突然失业、经济陷入困境、工作压力巨大到喘不过气、遭遇重大变故(如疾病、意外)、长期处于无法改变的环境(如高压家庭、令人窒息的工作)。做什么都无力改变现状,这种失控感会极大消耗心理能量。 3.失去意义感:日复一日做着觉得毫无价值的工作、生活、信仰动摇、感觉生活一眼望到头却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努力,这种虚无感最终掏空内在动力。 4.失去健康:长期受疾病困扰、经历重大创伤、身体机能明显衰退。当身体出现问题,痛苦会直接影响情绪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2内在的“支撑”太少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压力、挫折,有人能挺过去,有人却被压垮?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在的心理支撑力。而这往往源于早期的成长环境、经历,或者在后续生活中没有机会学习和锻炼出更强的心理韧性。 1.脆弱的情感调节能力:这是核心支撑。有些人天生或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学会如何有效处理负面情绪。遇到挫折时,难以自我安抚,或者习惯性地压抑情绪直到崩溃。 2.低自我价值感: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是好的、值得被爱的、有能力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配不上好的东西。这也是现在很多青少年孩子患上抑郁的问题。 3.思维模式:看问题容易极端、一点小事就觉得天塌了、过度自责(所有错都是我的)。 4.匮乏的应对技能:当压力来临,除了硬扛、逃避、或者情绪爆发,缺乏更健康有效的应对方式,比如积极解决问题、寻求支持、放松技巧、转移注意力等。 5.薄弱的支持:感觉无人可以倾诉,或者害怕倾诉会被评判、不被理解。缺乏可靠的、能提供情感支持的人际关系。 3破局点 理解了这两个核心原因,也就找到了方向。第一、试着降低消耗:不是说立刻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尽可能识别并减少那些持续消耗你、让你感到失控和失去的源头。 比如: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调整环境或生活方式(哪怕只是一点点)。暂时远离带来巨大痛苦的关系(如果可能)。寻求实际帮助解决眼前的困境(经济、工作等)。 第二、增强内在支撑:这是更根本、也更需要时间和努力的部分 学习情绪管理:尝试识别、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习健康的表达和疏导方式(如正念、写日记、运动)。 挑战负面思维:留意那些自动冒出来的想法,问问自己:这是事实吗?有没有其他可能?最坏的情况真的会发生吗? 培养自我关怀:像对待最好的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痛苦时给自己安慰和鼓励。每天尝试发现一点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关注基础健康:保证规律作息、尽量健康饮食、进行适度运动。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