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 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 所以,焦虑有时也叫作预期焦虑 ⇨ 这个预期如果是现实的,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 那么相应的焦虑的程度也会在可忍受的范围内 从结果来说,这样的焦虑使人处在更加警觉的状态 有利于激活和维持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现实焦虑,是一个人还活着的证据 ⇨ 如果预期的“糟糕的事情”被夸大,焦虑就会增大 当增大到不可忍受的程度 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受损时 就会对生活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 ⇨ “被夸大”是指潜意识层面赋予这件事以特殊的意义 比如,当一个人赋予高考“抛弃父母”的意义时 焦虑值增加,影响到答题能力,导致高考失败 这就是常见的考试焦虑 ⇨ 还有一些焦虑的形式: ● 超我焦虑 由于无法达到自己内心道德标准的要求而产生焦虑 这样的人无法坦然享受感官快乐,如美食、美景 不能享受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乐趣和滋养 无法放松自己,休假都必须带着的一些书就是证明 他们需要不断地奉献 才能缓解超我打压下产生的内疚感 ● 分离焦虑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一系列分离组成的 有分离焦虑的人,成长会变得缓慢或停滞 有较强分离焦虑的人,可能有这种表现: 拒绝友谊、聚会 他们的内心独白是没有开始 就不会有难以忍受的结束 ● 拖延 把跟某件事情的关系的结束 看成跟人的关系的结束 害怕这个结束会激活分离创伤 反复主动地终止友谊或亲密关系 避免被抛弃的被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