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实验”——节制是延迟满足

实验的对象是一群四岁的孩子。研究人员将他们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得到两块糖。”他离开后,大概有百分之三十的孩子因为经受不住糖果的诱惑而吃掉了糖;有一部分孩子一再犹豫,等待,但还是忍不住将糖塞进了嘴里;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却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甚至假装睡觉等方法抵制诱惑,坚持了下来。20分钟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糖。 实验者跟踪研究了14年后,发现前后两种孩子的差异非常显著。坚持下来、自制能力强的孩子社会适应力较强,较为自信,人际关系也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会积极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相反,那些自控力差的孩子怯于与人接触,优柔寡断,容易因挫折而丧失斗志,经常否定自己,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不知所措,更容易嫉妒别人,更爱计较,更易发怒且常与人争斗。 这些孩子在中学毕业时又接受了一次评估,结果表明,4岁时能够耐心等待的孩子在校表现更为优异,他们学习能力较好,无论是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集中精力、制订并实践计划、学习动机等都比较好。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高;而最迫不及待吃掉糖果的那三成孩子,成绩则最差。 糖果实验不仅揭示了人类自我控制的奥秘,还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应追求长远利益,而非仅满足眼前欲望。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