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倾听者,为什么一个用户也没有?》

刚开始做倾听者,打开后台一看,空空如也,心里肯定犯嘀咕:“我明明很会聊天啊,咋就没人找呢?”其实这事儿真不怪你,新手没用户太正常了,咱们得琢磨琢磨怎么让别人注意到咱。 先说说最直观的问题——你的“门面”够不够打眼?打开个人主页,头像是不是模糊的网图?简介里就写“我能倾听”?这就好比开了家奶茶店,连招牌都没写清楚,谁知道你卖啥呀。用户找倾听者,就像找医生看病,得知道你擅长啥。不如改改简介:“刚毕业一年,特懂职场新人的委屈,晚上十点后都在”,或者“自己淋过失恋的雨,能陪你骂前任也能劝你往前走”。具体点,别人才知道“哦,这人懂我”。 再想想,你是不是太“被动”了?总觉得“我只要等着,自然有人来”。可平台上的倾听者多如牛毛,新账号就像菜市场角落里的摊位,不吆喝两声谁看得见?不如主动去平台的话题区逛逛,有人发“今天被老板骂了”,你别光点赞,留句“我前阵子也被冤枉过,后来发现他就是故意找茬,要不要跟我说说细节?”这种带着共情的互动,比干等着靠谱多了。 还有个误区,很多人觉得“我得啥都能聊,才能接更多单”。其实恰恰相反,啥都想接,最后啥都接不住。你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非要硬接“中年夫妻吵架”的单,对方说“他总藏私房钱”,你只能憋出一句“别生气”,这哪行啊?不如先抓准自己最有共鸣的领域:你追星,就主打“陪饭圈女孩吐槽控评、撕资源”;你养宠物,就专注“宠物生病、离世的情绪疏导”。把一个领域做精了,用户会觉得“找他准没错”,慢慢就传开了。 另外,别把“没用户”当成失败。我认识个姑娘,刚开始半个月没单,她就每天写“倾听日记”,把自己帮朋友解闷的聊天片段记下来,发在主页:“昨天陪闺蜜聊到凌晨,她终于想通了,原来不是她不够好,是对方瞎”。没想到第三周就有人留言:“看你写的这些,感觉你特懂女生心思,能跟你聊聊吗?”真实的东西最打动人,哪怕是分享自己的小故事,也比硬凹“人设”强。 其实做倾听者和处朋友一个道理,没人一开始就自带人缘。关键是让别人知道“你是谁、能懂谁、什么时候在”,再主动往前迈两步,跟潜在用户搭个话。刚开始哪怕只有一两个用户,认真陪他们聊透了,人家觉得“这倾听者靠谱”,转头就会把你推荐给朋友。 所以啊,别着急,先把自己的“特色”亮出来,多在用户眼前晃悠晃悠,慢慢就会有人敲你的对话框啦。记住,没人找不是因为你不行,只是因为还没人发现你的好呢。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