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莫名焦虑、在关系中反复受伤,或是对世界充满不安时,或许是内心的小孩在呼唤。每个成年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曾经历过伤痛、渴望被爱的小孩,而照顾好Ta,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内心的小孩承载着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与创伤记忆。那些被否定的瞬间、未被回应的期待,会在潜意识里留下印记。当相似场景重现,这个小孩就会带着恐惧、委屈或愤怒浮现,影响当下的情绪与行为。 想要安抚这个小孩,首先需要停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可以在安静的时刻,闭上眼睛,回忆那些触动情绪的场景,试着感受身体的反应,像安抚哭泣的孩子般对自己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我在这里。” 用具体的行动满足内在需求同样重要。疲惫时允许自己休息,悲伤时痛快流泪,委屈时坚定表达。就像呵护孩子一样,为自己准备喜欢的食物,去大自然散步,或是做能带来愉悦感的事。 自我接纳是治愈的核心。不批判自己的脆弱与敏感,而是以包容的态度告诉自己:“这些感受都很正常,我值得被温柔对待。”当你开始以爱回应内心的小孩,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的伤痛逐渐被抚平,内心也会生长出更强大的力量,去拥抱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