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要有边界

爱≠纵容:你的善良要有边界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反而更不珍惜?而那个偶尔“爱搭不理”的人,却让孩子更愿意亲近?这不是孩子“没良心”,而是人性中的微妙心理在起作用。 心理学上有个“边际效应”——当你的付出变成无限量供应,它的价值在孩子心中就会贬值。你随叫随到、无底线退让,孩子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甚至因为缺乏挑战感而失去兴趣。相反,适度保持距离、设立规则的人,反而让孩子感到稳定和安全感,因为明确的边界能帮他们理解世界的运行方式。 善良需要智慧: 1. 别把“满足”当“爱”:真正的爱是关心+引导,不是有求必应。偶尔的拒绝能让孩子学会等待和感恩。 2. 设立规则≠冷酷:比如“妈妈现在忙,5分钟后听你说”,比敷衍或牺牲自己更能培养孩子的尊重。 3. 你的感受很重要:总压抑情绪去迁就孩子,他们会敏感地察觉你的疲惫,反而感到不安。 记住,孩子爱亲近的,不一定是“最好说话”的人,而是让他们感到“真实可靠”的人。适当的边界不是冷漠,而是让爱更有质量的框架。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