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今天,我针对于内驱力不足且总是拖延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了一下,这背后涉及到全能自恋与自我攻击这两个关键因素。自我攻击是如何产生的?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仿佛高高在上,似乎拥有超凡能力。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会在内心构建一个完美、优秀的自我形象,幻想自己事事都能做得尽善尽美,期望别人对自己没有丝毫负面评价。于是,给自己设定极高的目标。然而,当现实与幻想产生落差时,问题就出现了。比如,那个在幻想中给自己设定90分标准的内在自我,会去攻击现实中可能只有40分表现的自己。心里想着“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分数?”这样巨大的差距让人难以接受,从而选择回避和拖延。反之,如果现实中的自己能达到90分,而内在对自己的预期只有40分,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不会出现这类问题。特别是当我们内心觉得自己理应优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欠佳时,就会产生自我攻击。
再比如,若认为自己“应该”达到100分的水准,可现实中的自己实际只有60分的能力,这种差距同样会让人倍感压力,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回避,放弃行动。
全能自恋:处于全能自恋状态的人,会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觉得只要自己一动念头,整个世界就得围着自己转。这类人往往要求自己无所不能,觉得自己应该自律,各方面都应该做到100分。这使得他们常常陷入精神内耗之中,总是幻想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
还有一些人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这并非源于单纯的自卑,而是全能自恋在作祟。他们认为自己一开口就应该惊艳全场,一旦害怕说错话,就会觉得不说话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怕一开口就遭到他人评判。再举个例子,当看到别人拥有美好的事物时,就觉得自己也理应拥有。看到别人皮肤好,而自己没有;看到别人情商高,而自己比不上。只要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就会觉得这是个问题,进而陷入深深的内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