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儿女的伤害

一、家庭关系营造对孩子的影响 1. 父母吵架: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夫妻间的争吵对孩子无所谓。但实际上,孩子会清晰记录下父母吵架的细节,哪怕多年之后都难以忘怀。父母长期争吵,家庭氛围紧张,会让孩子陷入恐慌,催生罪恶感,影响孩子处理对外关系的能力。孩子会逐渐产生信任危机,长大后可能对建立亲密关系感到恐惧,甚至形成心理方面的畸形儿。所以,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 父母相互埋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错后,相互埋怨、推卸责任,甚至对孩子“炮轰”。这会让孩子陷入自责,产生羞耻感和无助感,变得压抑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可能导致孩子成为不良少年。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不应相互指责,而应聚焦孩子本身,分析原因,自我反省并交流想法。 二、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伤害 1. 父母立场不一致:当孩子犯错,一方责罚,另一方庇护时,孩子会形成“有人帮我开脱”的惯性思维,变得依赖他人、逃避责任,缺乏自我责任感。此外,父母意见分歧,会阻碍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若父母一时无法统一意见,切勿当着孩子的面对抗,可事后沟通或通过学习统一认知。 2. 父母不恰当的情绪表达: - 发脾气:孩子对父母情绪十分敏感,父母发脾气不仅会影响孩子行为和情绪,还可能让孩子不明所以。因此,父母尽量不要向孩子发脾气。若不慎发火,事后需向孩子解释原因,提出预警也是避免冲动发脾气的好方法。同时,不能因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 - 不耐心解答问题:孩子好奇心重,喜欢提问。父母若敷衍打发,会让孩子对自身能力失去信心,逐渐失去提问热情和求知欲。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应及时肯定,若没时间解答,需说明情况并另约时间。 三、父母错误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后果 1. 父母失信、撒谎:一些父母围绕孩子学习许下承诺,却不兑现,这会让孩子感觉被“捉弄”,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同时,孩子可能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年后因此错失很多朋友和机会。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承诺务必谨慎,一旦承诺,就要兑现。 2. 父母偏心:二胎家庭中,父母的偏心会给孩子成长带来阴影,无论是受偏爱、被冷落,还是旁观的孩子,都会受到伤害。被冷落的孩子可能怨恨家人,受宠的孩子会招致他人憎恶。父母要一碗水端平,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情绪。 四、亲子互动过程中的不当做法 1. 父母不欢迎孩子的朋友:孩子渴望拥有朋友,分享喜怒哀乐。父母若因孩子朋友的某些缺点而表达不满,会引起孩子反感,拉大亲子间的隔阂。父母应尊重孩子对朋友的选择,换位思考,维护孩子的交友意愿。 2. 父母忽视孩子的优点:许多父母总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过度关注孩子的缺点,忽视其优点。这种激将法不仅无法起到激励作用,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伤害。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赞美,让孩子发扬长处。 3. 父母当众指责孩子:部分父母当众揭孩子短,本意可能是诉苦,却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被赏识,从而逐渐疏远父母。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