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效应 什么是“瀑布效应? “瀑布效应”指的是信息发出者心理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变化。 恰如瀑布,上面平静,下面却水势汹涌、溅花腾雾。 “瀑布效应”的例子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我们日常可能经常容易被误会的语言模式。 有个人在过生日的时候,请了四位朋友到家一起庆祝。 可是有一人迟迟未到,打电话也没人接。主人有些着急,随口说了一句:“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在座的一位客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位客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了!好,我走!”说完掉头走了。 又把一个客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留下的这一个朋友与主人交情较深,就劝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注意一下。” 这人很委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了!” 说完,最后一位朋友也愤怒地离开了。 “瀑布效应”的启示 这个人可能是因为着急才说的这些话,但是却没有顾及到已经到场的朋友的感受。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在说话人看来没有任何的问题。 自己当时的心情很着急,才说出那些话,但是很显然已经伤害到了别人。无心之举搞乱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