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悲观、胆怯、抑郁的性格特质,绝非完全由父母一手塑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 从遗传角度看,基因会影响神经递质水平与情绪调节,家族若有抑郁等精神疾病遗传史,个体发病和展现相关性格特质的风险会增加。 成长环境中,家庭虽影响重大,但并非唯一要素。父母经常争吵、家庭氛围压抑,孩子易缺乏安全感,形成消极性格。但即便父母有不足,只要家庭氛围温暖,孩子仍可能积极向上。同时,学校和社会环境也不容小觑。被老师批评、同学欺凌,易让孩子胆怯抑郁;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也会加重负面情绪。 此外,个人经历对性格影响深刻。亲人离世、受虐待等创伤,可能使人变得悲观。而面对相同经历,不同的自我认知和应对方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性格走向:积极应对者愈发坚强,消极逃避者则更易沉沦。 由此可见,尽管父母对孩子性格发展至关重要,但决定性格的因素是多元的,不能单方面归责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