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是一位名牌大学顶尖大学二年级的女孩儿,二十二岁,花儿一样的年纪。她不爱打扮,不爱交际,不爱出去玩,不爱买衣服化妆品…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做手工算吗? 她的来访,是因为下午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小组研讨课,一个小组六个人,就某一个知识点展开研讨,然后分工,有负责搜集资料的,有负责写研讨报告的,有通讯联络的…她不能参加。原因是无法与他们沟通~ 深入了解得到资料:孩子一路在二线省会城市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一路顺利进入本市最好的大学最顶尖的,然后一个系只有三个女生,除了她都来自其他省份,全系学生都是各省顶尖。她有落差感,慢慢的不能和舍友沟通改成走读;失去了和同学沟通的机会她成了班里的小透明;学习好的孩子太多她成绩也逐渐下滑… 情况了解到这里,大概猜的到父母应该是给孩子太好的保护了,貌似在温室里盛开的花朵,出去温室,风雨来临时就不能适应了。 先从沟通聊起,与她确定了一些必要的沟通没办法不参与,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从这次参与小组讨论开始…从心里先接纳不同城市的同学;接纳优秀的人;接纳我本平凡。然后学习沟通,如何沟通能让大家慢慢重新接纳我们呢?不把大家分配给“我”的任务当做刁难,我能做的尽力做好,需要与谁沟通我尽量以对方能接收的方式沟通,注意语音语调表情动作。进而平常心对待这次沟通。当然,期间还传授了一些处理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办法~ 孩子下午如期去参加了小组讨论课,顺利地结束了课程,沟通还算顺畅。 这次来访算是完成了一个短期小目标。 但是,随着第二次来访,我了解到了更多孩子的情况,其间一些炸裂的情况,我们下次再讲。这些情况慢慢地让我弄懂了第一次咨询过程中我画问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