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尤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愈演愈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面对父母的管束与教导,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般言听计从,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在冲动之下,出现不尊重的行为。 这种情况让很多父母难以接受,我明明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听话呢?但是这种大道理的教育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紧锁房门,将父母推的更远。 其实冲突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现象,它反映了双方在情感、需求和观念等方面出现了碰撞。那么作为家长来说,面对孩子的不尊重、不理睬的态度,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 1保持情绪稳定 在传统观念里,孩子对父母要出于绝对的尊重和服从,即使不说服从,最起码的尊重也是要有的,所以当父母被忽视时,难免会产生失落、愤怒的情绪,忍不住想要教训他一顿,但是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越发紧张。 那么在情绪即将爆发时,不妨先暂时离开现场,给自己一些时间冷静下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快速调节身体的紧张状态,以便缓解情绪。 2分析孩子的心理动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意识的觉醒,认为自己是个小大人,需要一些独立的空间和自由,并且青春期的情绪变化也会带来相应的困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矛盾。 所谓事出有因,家长要避免将孩子的行为完全视为对父母的不尊重,陷入到思维误区里面,也许只是因为学业压力太大,或是觉得父母的陪伴太少,不懂得自己的心思等等,青春期孩子心思敏感又不懂得如何正确缓解,所以很容易出现沟通障碍。 3建立有效的沟通 首先要耐心的倾听,用积极、鼓励式的语言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同时用眼神进行交流,适当的点点头来表示理解和认可。 其次根据了解的情况给出自己的建议,注意,不要用批评性的语气进行交流,比如“你怎么那么笨”换成“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们”换成“有进步就已经很棒啦,下次再继续加油”。 最后,彼此之间制定一个沟通规则,比如当心情不好时,不准乱发脾气,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有问题及时沟通。 4尊重孩子的个体性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有需求、有情绪,有着自己的成长节奏,但是很多家长却常常忽略这一点,用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来替他们做选择,这就导致孩子对自我认知不清晰,难以找到真正的方向。 所以在大方向的把控下,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去肆意生长,然后在背后默默的给予支持与鼓励。 亲子冲突的出现其实也意味着教育方式和相处模式需要进行调整,作为父母,只要秉持着爱与耐心,就一定能让孩子感到支持的力量,从而更好的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