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要保持优势,就必须更强大】 - 什么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每人发了10个金币,约定一个月后看谁手里的金币更多。 第一个仆人赚了100个金币回来,国王认为他很能干,就又赏赐了他100个金币委以重任。 第二个仆人赚了50个金币回来,国王就又赏赐了他50个金币。 最后一个仆人害怕金币减少就将金币埋了起来,回来时还是那10个金币。国王觉得他没有才能,收回了他的金币,还把他赶走了。 - 如何理解马太效应? 1968年,经济学家罗伯特·莫顿正式提出了马太效应理论。罗伯特·莫顿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发现,著名的科学家通常比不知名的研究人员获得更多,即使他们的成就相似。 同样,即使做了同样的项目,人们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对那些已经很有名气的研究者给予更多的赞美。例如,如果一个项目获得了一个奖项,该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人员,即使所有的工作实际上都是由一名研究生完成的。 之后,马太效应逐渐扩展到经济、科学、教育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比如在学校,本来就很优秀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而那些从未被录取的学生,即使潜力巨大,也很难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更多的锻炼。 进入社会后也是如此。一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社会资源和信任背书,更容易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走向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