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者的爱情,通常前期甜蜜,后期却互相伤害。 回避型在感情里一旦感受到压力,便会开启逃避模式。他们表现得忽冷忽热,不回消息、不接电话,甚至毫无征兆地消失,拒绝沟通。而焦虑型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会陷入焦虑的漩 涡。他们吃不下、睡不着,一心想弄清楚感情为何急转直下。当焦虑型试图与回避型沟通解决问题时,回避型往往几句话后就不再回应。 这让焦虑型更加焦虑,开始不断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随后,焦虑型会发长篇大论给回避型,结果却让回避型更加回避,陷入恶性循环。 这两种人格为何会相互吸引,又相互伤害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喜欢他人常源于认同感和相似性。焦虑型在回避型身上,看到了童年那种不确定的、忽冷忽热的感觉,即便这种感觉并不好受,却仍让他们难以割舍。而回避型自 幼缺乏关爱,焦虑型的热情与理解,让他们心生向往。但实际上,他们爱上的是自己幻想中的对方。 随着相处深入,矛盾逐渐显现。回避型更懂权衡利弊,对危险感知敏锐。当他们发现焦虑型同样缺爱,且会索取自身能量,便觉得难以承受,防御机制随即启动,只想尽快逃离这段感情,根本无暇顾及对方感受。此时 的焦虑型,仍停留在对回避型的初印象中,幻想着与对方携手到老,不断尝试沟通,试图回到热恋状态,却始终得不到回应。双方一个得不到回应,一个得不到空间,最终彼此都难以忍受。 其实,这两种类型的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负面情绪恋爱,并非有意伤害对方。若其中一方在感情中足够自信,自我价值感高,两人的关系就不会如此痛苦。要想长久相处,双方需共同努力。焦虑型应多关注对方的行为反馈,而非过度纠结其想法和情绪;回避型 要理解伴侣的需求,摒弃自我防备,明白伴侣的需要是为了维护关系。只要双方不断反思、成长,建立信任与默契,就能打破困局,收获理想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