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曾推荐过一本书《给40岁后更好的自己》,书中的框架倒是可以用来思考生活的意义。 1.自我与家庭 孩子长大,我们终将会脱离母亲这个职务,总归会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你还拥有「自己」吗。 2.保持身心健康 日常关注身体健康,比如:头发/视力/牙齿 定期体检,维持体重,锻炼身体,养护情绪。 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保持情绪」的健康,大部分疾病都与情绪累积有关。情绪,是失衡的气。 保持快乐,即保持感知力的敏锐。 大多数人对保持快乐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吃喝玩乐,其实保持快乐的秘诀是「放大」生命感知力,是我们投入对生活的热爱。 有时令人享受的东西,也并不用花钱。 3.个人形象&衣品 你是没有妈感的妈妈,还是妈感十足的妈妈? 你还爱美,爱装扮自己吗? 日常对头发、指甲、皮肤有管理吗? 你的穿着,是否有自己的穿衣哲学。 一个女生的衣品,就是她的审美见识,是她整个人生观的体现。这些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面貌,也是间接影响孩子的另一种生活习性。 4.保持个人情怀和好奇心 是否还葆有情怀,对新事物有好奇? 是不是还容易被打动? 日常的输入和输出塑造一个人未来的模样,30岁以后,一个人通常会有自己稳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个阶段,你对什么保持好奇与兴趣,愿意获取哪些方面的知识与成长,决定了自己中老年时期的人生形状,老年生活是越来越丰富,还是越来越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