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性格背后,都暗藏一种天选命运:高敏感人,请这样保护你的灵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是你总能敏锐察觉到朋友、家人内心的情绪变化,用一句话看见、安慰、鼓励她们。大家都认定你是她们“小太阳”,甚至有人惊叹“你怎么比我的心理咨询师还懂我?”  但也因此,你变成了朋友们的“充电宝”,家庭矛盾中的“救火员”,即便这让你有不小的负担。 有时是你刷到网上各种爆火的家长“武力制裁”孩子的视频,总觉得不对劲。评论区无数人说“熊孩子活该被打”,但你总能轻易代入孩子的视角,共情到孩子内心的委屈、愤怒,甚至是绝望。你也想收回自己的情绪触角,但高度的共情能力,让你像块海绵一样,不断吸收他人的痛苦、焦虑,而你却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沉重。有时是跟朋友一起看电影,大家目光都聚焦在主角上,对着电影反派喊“赶紧下线”。可你却像反派的人生观察员一样,总对他过去的痛苦抱有一份慈悲。有人说你“过度圣母”,但你对人性的好奇,对痛苦的看见,是深入骨髓的本能,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有时是很多人都能轻易放下的误会、委屈,在你这里就是过不去,甚至引起你极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来源于事件本身,更来源于自己内在的不被看见与回应,甚至你有时也不能好好理解自己的孤独与悲伤。………于是,你开始认为:敏感是缺陷,共情是负累,慈悲是愚蠢。你觉得自己想太多、管太多,矫情、作,甚至觉得自己就不适合跟人相处。你一边像磁石一样,不断吸引需要被治愈的人。一边又疲累于自己跟“大众标准模板”不一样,想要远离人群。而这样的人,也远不止你一个。TA或许是在社交场合中,总能敏锐关注到角落局促不安的人,主动开启交流、陪伴对方;TA或许是面对孤苦老人、无助陌生人,总想支持他们,给力所能及帮助的人;TA或许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格外懂得他人的难,也想给别人撑把伞,托举对方走出困境的人;这类人都有高敏感、深度共情等特质,也常常因为这些特质被说“想太多”、“瞎操心”……但你知道吗?这些困扰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的天赋。因为高敏感、高共情、对生命好奇的天赋本能,是专属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天赋。换句话来说,你天生就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