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潜意识对我们的提示和驱动。不同的情绪会发出不同的信号,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当我们接收到信息之后,就会有所思考和行动,情绪的作用得以完成。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焦虑,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的一种恐慌和畏惧。如果现在不去做一些努力,未来可能会糟糕一些,或者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更不好的事情。焦虑的存在就是提示并驱动我们去做一些努力,来突破对未来的畏惧,平复焦虑的心情。如果努力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焦虑就会消失。 根据情绪的提示去行动,顺着情绪的驱动去做事情,就是我们常说的“遵循心的指引”。能够做到的人,往往就是能够真正“做自己“的人,他们会根据心的指引,追求自己想要的,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他们可以感受内心,用心觉察,并细心对待。只有懂得呵护自己的心,才能更好去呵护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说,只要不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就需要遵循心的指引做事,以得到幸福与快乐。 也有一部分人做不到遵循心的指引去做事。他们有的听不到内心的声音,这与小时候的成长有关,或许因为内心太痛苦而隔绝了与内心的链接,所以这类人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对于他们,先要做的是打破阻断内心声音的阻碍层,连接自己的内心,通常这些阻碍层是巨大的恐惧和羞耻感。还有的人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但是声音太多,无法具体定位,不知道该听哪一个。所以,这类人容易选择性困难,难以做决定,也就是犹豫不决,始终在一些关系中走不出来。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太强烈,会与内心的真实需求产生冲突,陷入更多的矛盾与焦虑中。很多人的拖延症,也与此有关,因为不行动就不用承受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这类人需要向内看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克服那些压力与痛苦,才能与内心很好来连接。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也是正常的。但是情绪爆发时,它提示我们什么,驱动我们怎么做是关键。有情绪不可怕,怕的是我们无法控制与管理情绪,怕的是找不到情绪来自什么原因,怕的是我们无法面对,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去解决。所以,当情绪来时,先静下心来考虑一下它们来自何方,情绪稳下来了,后面自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