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应激反应

你是否曾在考试前一天晚上突然感觉胃里一阵阵绞痛,尽管已经复习得十分充分?或者,当你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听到刺耳的喇叭声时,是不是立刻感到全身紧绷? 这些瞬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其实都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我们面对压力、威胁或突发事件时,身体和心理做出的一系列快速反应。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心理现象。 应激反应,又称压力反应,最早由加拿大生物学家汉斯·塞利(Hans Selye)在1936年提出。塞利将应激反应分为三个阶段: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警觉阶段,身体迅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使个体处于高度警觉状态; 抵抗阶段,身体努力适应压力,试图恢复正常状态; 衰竭阶段,长时间的压力使身体的抵抗力逐渐减弱,可能导致身心疲惫甚至疾病 生理上的应激 反应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应激反应不仅仅是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变化同样显著。 当我们面对压力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迅速激活,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一系列生理变化。 这些变化是身体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挑战所做的准备,但长期的高应激状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迅速提高心率和血压,使肌肉准备好行动。皮质醇:皮质醇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增强能量供应 但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同样不容忽视。根据《心理学报》2024年的一项研究,应激反应可以引发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甚至影响认知功能和决策能力。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张明(化名)是一名高中学生,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能够考上北京大学。每到考试前,张明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晚上难以入睡,白天也常常心神不定。 有一次,他在考试前突然感到胃痛,几乎无法继续复习。最终,虽然他勉强参加了考试,但成绩并不理想,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焦虑情绪。 焦虑:面对不确定性时,个体可能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抑郁:长期的高压力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动力。 愤怒:有时候,压力会转化为愤怒,使人难以控制情绪。 4 应激反应的正面与负面  应激反应并非总是负面的。在适当的程度下,它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 例如,李华(化名)是一名资深的记者,她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重大新闻的报道。一次,她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一篇关于某企业重大丑闻的报道。 面对巨大的时间压力,李华的应激反应让她保持高度警觉,迅速搜集资料、采访相关人员,最终按时完成了这篇精彩的报道,并得到了同事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然而,当应激反应过度时,它就可能变成一种负担。长期的高应激状态会导致身心疲惫,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张明的案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的过度应激反应不仅影响了他的考试成绩,还让他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负担。 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激管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应对和管理应激反应的智慧。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调息法和冥想法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少应激反应的负面影响。 现代心理学也借鉴了这些古老的方法,发展出正念冥想等技术,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如何应对和管理应激反应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和管理应激反应呢?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正念冥想: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呼吸和感受,帮助自己放松,减少焦虑情绪。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可以显著降低应激激素的水平,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 认知重构:改变对压力的认知,将其视为成长和挑战的机会,而不是负担。当个体将压力视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时,更容易应对挑战,保持心理健康。 3. 社交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压力,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际行动支持。 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的负面影响,提高身体的恢复能力。 案例  赵先生是一名企业高管,他每天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几年前,他在一次重要的商务会议上突然感到极度紧张,心跳加速,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正念冥想,并逐渐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天早晨,他都会花10分钟进行冥想,晚上也会通过冥想放松自己。 他还经常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压力,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先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还在生活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平衡。 正念冥想:通过冥想,赵先生学会了如何放松身心,减少紧张情绪。 认知重构:赵先生开始将工作中的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负担。 社交支持:他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和支持,让他在压力中感到温暖和力量。 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和健康饮食,使他的身体更加健康,更有抵抗力。 近年来,应激反应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一项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年的研究发现,正念冥想不仅能够减轻应激反应,还能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另一项研究则指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是应对应激反应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感到更加安全和有力量。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