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回避型人格者沟通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独特的感悟。 初次接触时,我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却发现对方逐渐变得沉默或者转移话题。后来我才明白,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直接的交流压力很大。于是我开始调整策略,先从一些轻松、无关紧要的话题入手,像分享路上看到的有趣景色或者最近读到的一本好书的部分情节。 在交流时,我也学会了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当他们表现出想要独处或者思考的迹象时,不再强行追问或者继续话题。比如有一次,朋友突然说想一个人静静,我就默默走开,之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继续聊天。 给予肯定和鼓励也非常关键。回避型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在沟通中哪怕是一点小的积极反馈都能让他们更愿意打开心扉。我会在他们偶尔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真诚地说“你这个想法很独特呢”。 而且,沟通的环境也很重要。安静、舒适、没有太多干扰的地方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全。我曾选择在一个宁静的公园角落与一位回避型的同事谈心,那次的交流就比在办公室里顺利很多。 理解他们的回避行为背后是对可能的伤害或者评判的恐惧,是深入有效沟通的基础。不把他们的回避当作对自己的拒绝,而是耐心地慢慢靠近,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与回避型人格者之间信任且顺畅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