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中,你会时常担心伴侣不爱自己或者要离开自己。比如,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信息,你就会想对方是不是不在乎你了,然后变得很焦虑。而且很渴望亲密,总是想和伴侣时刻保持联系,可能会频繁地给对方打电话、发消息。当和伴侣产生矛盾或者对方表现出一点冷淡时,你的情绪反应会比较强烈,像愤怒、悲伤或者恐慌等情绪很容易出现。同时,你可能会为了维持关系而过度讨好对方,害怕自己的行为让对方不满而离开。 在面对亲密关系时,他们往往在关系深入后就开始回避亲密举动。比如,你想和对方有更亲近的身体接触,像拥抱、亲吻,对方可能会不自在或者直接躲开。对于情感表达比较克制,很少主动说“我爱你”之类深情的话语,也不太愿意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 当两人之间出现矛盾或者压力事件时,他们倾向于自己一个人待着。例如,你们吵架后,他可能会直接离开现场,不希望你去追,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情绪,重新面对你。 在社交场合中,他们可能看起来很独立,不太依赖别人,好像对他人的关心也没有那么多需求。在你想和他们更亲近,比如见双方父母、同居等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情况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身体接触的回避:在恋爱初期,对方可能会接受牵手等基本的亲密接触。但随着关系进展,当你想要进一步的亲密接触,比如拥抱、亲吻,甚至更亲密的行为时,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例如,他们可能会微微向后退,或者找借口转移话题来避免身体接触。 情感表达的克制:在语言表达上,很少会主动表达深情的爱意。例如,即使在比较浪漫的场合,如情人节或者纪念日,他们也很难说出像“我真的很爱很爱你”这样浓烈的情话。在交流情感时,总是比较含蓄,不会轻易展现自己内心的脆弱或者深情。他们可能会用行动来代替言语表达情感,如默默地为你做一些事情,但又不希望你过多提及这份付出。 处理矛盾方面 矛盾后的独处倾向:一旦发生争吵或者产生矛盾,回避型依恋的人通常会立刻想要独处。比如,在激烈的争吵中,他们可能会直接转身离开房间,并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希望你联系他们。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试图强行沟通或者接近,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烦躁或者抗拒。 情绪平复时间长:和一般人相比,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平复情绪。这是因为他们在面对矛盾时,内心的情绪很复杂,既有对关系的担忧,又有对自身情绪的逃避。例如,可能一次小争吵后,别人可能一天就能恢复正常交流,而他们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久才能重新和你正常沟通。 社交及关系进展方面 社交中的独立形象:在社交场合,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很独立,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事情。例如,在聚会中,他们可以很自如地和别人交流,但不会过于依赖某一个人。对于他人的关心,他们不会明显地拒绝,但也不会主动索取,似乎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对关系升级的抗拒:当关系要进一步发展,比如见双方父母、讨论结婚或者同居等话题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他们可能会找各种理由来推迟或者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因为这些情况会让他们感到关系的压力增大,自己的私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第一.不能频繁的去找他 不能给他发小作文,不能监视他 你越骚扰他,他越回避 这个亏你肯定是吃过了,你主动两分 剩下八分交给回避 他自己空间有了,自己舒服了 自己就走出来靠近你了 第二.别一个劲表达你有多爱她,多离不开他 频繁示爱是需求感爆棚的行为 会让自己的价值越来越低,暴露越多,你越贬值 你记住阿,有些话稀有才是珍贵 第三,关心对方可以,但不能委屈自己 你得让回避看见,你首先是个自爱的人 你不是把他放第一位的。你对他可以关心,你不是事实都容忍,你也会对他爱搭不理 要让对方想办法去够你,而不是想办法去哄你就比如你关注对方,并不是也希望对方关注你,你只是做你想做的事。对方会对你琢磨不透,会花心思去猜 第四,你不需要去过分解读对方的情绪,太敏感不行,回避的伴侣,一定得粗线条一些。不要事事都觉得自己的错,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的情绪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防御和自我保护。他回避也是,你没必要过度贬低自己,不然你在回避眼里一定是一个实打实的弱者。你还不如无所谓一点,自己才开心,才会更多的输出一些正向的东西。魅力也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