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一个人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内心的预言行事,最后直到这个预言真实发生。现在来认识一下这个心理现象。 1、自证:通过行动证明自己 有一个女性,第一次婚姻,被男人家暴,然后离婚。第二次婚姻,又被男人家暴,然后又离婚。第三次还是家暴。那个女性对心理咨询师说:我不懂为什么婚前丈夫那么温柔体贴,婚后居然会动手打我。可是咨询师却在丈夫口中听到了另一个版本。 丈夫说:我们感情一直很好,但从结婚以后,夫妻之间只要发生一点小争吵,妻子都会说“有种你打我”、“你是不是想要打我?那你打我啊,你打啊”。就这样被无数次挑衅之后,丈夫大脑一片空白,真的伸手打了妻子。 后来经过咨询才知道,这位妻子从小就看惯了母亲被父亲殴打,虽然她选择了性格温和的丈夫,但是结婚后她总预感自己会和母亲命运一样,总觉得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最后都会打老婆的,所以潜意识中不断在试探和证实,最终把丈夫变成了一个打老婆的男人。这就是自证预言:用内心的投射改变了最终结果的走向。 2、自证的四个步骤 自证预言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一起来拆解,分成四步。 ①筛选事实,也叫“假设先行”。也就是选择只关注符合最初假设的事实,不符合假设的事实就视而不见。 ②证据裁剪。在无数的记忆中,选择只记住自己愿意相信的“证据”,其他信息就被裁剪掉了。 ③执意行动,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指采取行动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问题。比如这个女性对假想中的“暴力老公”挥“拳”,他就真的变成了家暴的老公。 ④化解反例。指就算遇到了反面的证据,也总能找到一些奇特的角度去化解它。比如这个女性后来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她去翻丈夫的手机,什么都没查到,她说:“那是因为他回家之前都删掉了!” 3、面对自证,我们可以怎么办? 对于积极的想法,其实没问题,我们都乐意自证。但如果是消极的想法,就像一个人相信他会一事无成,他就会在行动上退缩,最终真的一事无成。打破负面的自证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这里分享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我参与了事实的一种发展,同时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就是永远在心里提醒自己:“还有另外的可能性。”愿你摆脱负面的自证,让积极的自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