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是大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生活的乐趣减少,思维联想变慢为主要表现。
抑郁症是精神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高,被称为心灵的“感冒”。
一旦患有抑郁症就会带来严重的精神、情感和身体煎熬,对家庭、工作和社会都会带来损害。
以下是康复的抑郁症患者总结的五条经验建议:
一、看病吃药。一定要去医院做的诊断,不要自己胡乱测试,这样很容易耽误治疗。只有确认情况的轻重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不管怎样,看医生是最重要的,在吃药方面一定要听从医嘱。医生的辅助治疗是必要的,同时也要自己努力克服。
二、不要放纵自己沉浸在抑郁的情绪里。
心理暗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能让你的症状从轻度变成重度,把重度变成终生、甚至变成绝症。你觉得它严重,它就会很严重,你觉得它好不了,它就真的好不了。所以不要将问题想得太严重,自己吓唬自己。很多人表面上似乎想让抑郁好起来,但是实际上都沉浸在抑郁里那种感觉,以及躺在床上玩手机时身体和心理的舒适,与世隔绝什么都不用想,不想面对令人痛苦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讲,行动不起来的原因。因为潜意识里,你在放纵自己,在享受堕落。过度重视自己的病情,其实是在为你自己的回避现实提供一个正当借口。
一旦你遇到困难了,你的潜意识就会告诉你,我有抑郁症,不敢面对是正常的。这种消极思维模式带来消极结果,消极的结果反过来会强化你的病情。加重的病情再一次为你的退缩提供了论据,恶性循环。所以说,抑郁这件事想要完全好起来,必须也只能靠自己。
除了你自己,谁都无能为力,你想留在原地,谁也拉不动你。但也并不是说要把抑郁症不当回事,只是说,要以客观的心态去审视自己的状态,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负面状态。不管你能不能立刻纠正错误,但是当你再次放纵自己做一些事时,一定要意识到你当下的行为是恶习爆发了,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失控的状态。
三、适当锻炼,增加社交。不建议过度健身,天天坚持之类的,隔三差五去一下就行,能有所行动就算是走出了康复的第一步。四、学着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宽容自己。
了解自己的心情,了解自己的想法,了解自己的愿望,了解自己的行为。搞明白自己为什么感到困扰,为什么不敢行动,为什么畏惧他人,又是因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地回到原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你不知道原因,那就很难理解自己的行为,也就无法原谅自己,会不停地苛责自己,永无止境地自责、愧疚、后悔。知道了什么原因,也理解了自己,最后一步才是宽容。不要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告诉自己,人生这张答卷,不需要答满分,不需要九十分,甚至不需要六十分,因为它根本就不需要分数来衡量。只要你快乐的享受,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