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他就活不下去了”“他不在身边,我做什么都没心思”“这件事我做不好,还是等他来弄吧”——曾经的我,把对伴侣的依赖当成了深爱,把他的存在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我会因为他晚回消息而坐立不安,会因为他出差而食欲不振,会为了迎合他的喜好放弃自己的朋友和爱好,直到这段关系走到尽头,我才幡然醒悟:过度依赖不是爱,而是对自我的放弃,是把自己的人生重量完全压在了另一个人身上。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指出,健康的亲密关系是“安全依恋”,双方既能相互依靠,又能保持独立;而过度依赖属于“焦虑型依恋”,表现为极度害怕被抛弃,总想通过黏着对方、讨好对方来获得安全感。但这种失衡的依赖,只会让对方感到窒息,就像手里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同时也会让自己慢慢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被动。 建立健康的依恋模式,需要从“找回自我”开始。我从培养一个人的爱好入手,报了健身班,每天下班去跑步、练瑜伽,汗水流下来的时候,心里的焦虑也跟着消散了;我重新联系了很久没见的朋友,周末和她们一起逛街、看电影、分享心事,才发现没有他的陪伴,我也能拥有满满的快乐;我还学会了“情绪自给”,不再把快乐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当我感到难过时,会给自己写鼓励的话,会去吃喜欢的美食,会看一部治愈的电影,慢慢学会自己消化负面情绪。 现在我遇到了新的伴侣,我们的关系很融洽,因为我们都明白:好的爱情是“你很好,我也不差”,两个人就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各自扎根土壤,汲取阳光雨露,拥有自己的枝繁叶茂,同时又能在风中相互守望、彼此支撑。别把依赖当成爱的证据,真正的爱不是依附,而是相互成就。当你拥有了独立生活的底气,才能在感情里不卑不亢,既不委屈自己,也不束缚对方,收获一份平等而长久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