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缺点,先“看见”再“和解”

很多人面对缺点时,要么反复自责“我怎么这么差”,要么刻意回避“这事我就是不行”,其实真正的应对,从来不是“消灭缺点”,而是学会和它“好好相处”。 先放下“完美滤镜”,客观看待缺点的“真实模样”。别把“有点拖延”等同于“我一事无成”,也别因“怕说错话”就认定“我情商极低”——试着像描述别人的事一样,直白写下缺点本身,比如“我做报表时容易漏看数据”,而非放大成对整个人的否定,你会发现,缺点只是“某件事没做好”,不是“你不好”。 不用急着“改正”,先试着“接纳共存”。如果缺点暂时改不了,不如先允许它存在:比如知道自己容易分心,就别硬逼自己“必须专注两小时”,改成“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怕社交尴尬,就不用强迫自己“主动找话题”,安静待着也没关系。接纳不完美,反而能减少焦虑,为后续调整留足空间。 最后记得“找平衡”,别盯着缺点忽略优势。面对缺点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我这件事没做好,但我哪件事做得不错”——比如“我拖延,但我做事细致”,“我怕社交,但我擅长倾听”。看见优点,才能不被缺点困住,慢慢找到和自己相处的舒服方式。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