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父母是如何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呢?

最近有一个新闻,看完觉得很受触动。一位女孩出门后回来,发现自己的房间被来家里做客的亲戚家孩子弄得一塌糊涂,桌上的化妆品全部被打碎。 女孩看到后崩溃哭了,因为那些化妆品都是她自己辛苦攒钱买的,有的还是朋友送的生日礼物,她一直视若珍宝。 但让人意外的是,女孩爸爸知道后第一时间安慰女儿,并且打了电话给亲戚,最后亲戚理亏赔偿了女孩1000块。赔偿的钱虽然不够填补,但女孩爸爸的做法让很多人都破防了。 原来真的有父母是爱孩子胜过爱面子的,会为这个爸爸的处理办法动容,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同样的事情发生,很多爸妈可能只会让我们别和小孩子计较,说服我们要成熟点,别为了点小事儿伤害亲戚之间的感情。 他们一遇到问题,只会忽视自己孩子的感受,压抑孩子的需求,这也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情感忽视。比如小时候你喜欢的玩具,一听到亲戚家小孩说喜欢,爸妈问都不问你,就直接送人了。你在学校被欺负回来告状,爸妈却只回了一句,为什么人家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你告诉爸妈自己很不开心,可能抑郁了,他们却说你吃好穿好,什么都不用想,有什么可抑郁的。 去年有个很火的新闻,一名医生在给抑郁症女孩复诊看她在看书,医生就夸他说你真用功。结果妈妈却马上接了一句,用功,她是假用功。医生听完后沉默了,自己在拼命救孩子,而父母却依然觉得孩子在矫情。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孩子长期遭受情感忽视,他们会逐渐隐藏和压抑自己,不敢再向父母表达真实的情绪、感受和需求。长大后,他们因为无法确定父母的爱,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即便在外遇到问题也只会自己扛,不敢向家人求助。 更可怕的是,情感忽视是会代际遗传的,一个人从小就得不到正确的情感回应,他们就会无意识的学习这种情感模式。在亲密关系中不懂如何表达爱,也不懂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渴望被重视。关注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需求,虽然很难改变父母,但我们这一代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重新建立情感模式,重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再遭受同样的苦。 一切都会变好的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