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帮我把这份报表做了吧,我实在赶不及了”“小张,这个会议记录你顺手整理一下,我有事要先走”“小李,我电脑坏了,你帮我修修呗,你最厉害了”——职场中,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请求?面对同事的“求助”,哪怕自己手头的工作已经堆成山,哪怕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很难说出“不”字,只能硬着头皮承接。可久而久之,你成了办公室里的“万能替补”,谁都能使唤你,你的本职工作被耽误,加班成了常态,可评优评先时,却很少有人想起你。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委屈,是职场“老好人”的共同痛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职场中“不懂拒绝”的人,往往会被贴上“低价值”的标签。因为你总是无底线地承接额外工作,会让他人形成“你的时间和劳动不值钱”的认知,进而不断突破你的边界。就像职场中的“破窗效应”,一旦你接受了第一次不合理的请求,后续就会有更多人来“麻烦”你,你越是迁就,别人就越不把你的付出当回事。长期下来,你会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还会因为过度压抑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建立职场边界,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生存技能,它不是冷漠,而是对自己职业的负责。首先,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对于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要学会直接且温和地拒绝,比如“这个工作属于XX部门的职责,我帮你对接一下相关同事吧”,既不伤人,又守住了边界;其次,用“具体理由”替代模糊的借口,面对不合理的请求,不必说“我不想帮”,而是用客观事实拒绝,比如“我手头有个紧急项目,今天必须提交,实在抽不出时间”,这样的拒绝更有说服力;最后,学会“反向付出”,建立等价交换,如果对方确实有困难,你可以提供帮助,但也可以适当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我可以帮你做报表,但你得帮我整理一下会议资料”,让对方明白你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职场不是慈善场,你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只有学会守住自己的边界,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让自己的职业道路走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