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觉身心俱疲;一件小事没做好,就反复在脑海里回放,纠结“如果当时那样做就好了”;别人一句无心的话,能让你琢磨一整天,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瞬间,其实都在悄悄消耗你的人生能量,这就是“情绪内耗”,一种比身体疲惫更伤人的隐性消耗。 我曾深陷情绪内耗的泥潭长达两年。那时刚换工作,面对新环境、新同事,我总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开会时不敢主动发言,怕说错话被嘲笑;同事没有及时回复消息,就会脑补“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了他”;项目出了一点小纰漏,哪怕不是我的主要责任,也会整夜失眠,反复复盘细节,直到把自己逼到崩溃。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原本充满干劲的状态渐渐被焦虑、自我怀疑取代,工作效率大幅下降,甚至开始抵触上班,连和朋友聚会都提不起精神。 后来我才明白,情绪内耗的本质,是我们对“不可控的事”过度纠结,对“他人的评价”过度在意,对“过去的遗憾”过度执着。就像手里攥着一把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反而让自己的手酸痛不已。想要摆脱情绪内耗,其实可以从三个简单的步骤入手: 第一,学会“断舍离”,分清“可控与不可控”。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浪费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不如专注于自己能掌控的部分。比如,同事的评价是不可控的,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提升;过去的遗憾是不可控的,但你可以把握当下,避免未来再犯同样的错误。当你把注意力从“纠结”转移到“行动”上,内耗自然会减少。 第二,停止“自我批判”,学会“接纳不完美”。很多人内耗的根源,是对自己要求过高,一旦达不到预期就会自我否定。但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有做得不好的时候。试着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当你犯错时,不要说“我真没用”,而是说“没关系,这次没做好,下次可以做得更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减少自我对抗,让内心更平和。 第三,建立“情绪出口”,及时释放负面情绪。情绪就像洪水,堵不如疏。如果一直把负面情绪憋在心里,只会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出口:比如写日记,把心里的烦恼都写下来,相当于给情绪找一个“宣泄口”;比如运动,跑步、瑜伽、跳绳都能帮助身体释放压力,让心情变得舒畅;比如和信任的朋友倾诉,有时候把烦恼说出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现在的我,已经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再被内耗困扰。每天醒来,我会告诉自己:“今天只专注于当下,不纠结过去,不焦虑未来。”遇到不开心的事,会及时通过运动或写日记释放情绪;面对他人的评价,会理性看待,不会再轻易否定自己。摆脱内耗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能量变多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内耗,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勇气面对它、改变它。从今天起,试着放下不必要的纠结,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给情绪找一个出口。你会发现,摆脱内耗后的人生,会轻松很多,也会精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