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租”是气话,可成年人连说气话的资格都要权衡》

说出“不行就退租”的那一刻,我其实在赌——赌房东会念及我租了两年的情分,赌她能体谅我看病后的窘迫。但发送成功的瞬间,我就开始后悔:退租后要重新找房、搬行李,还要损失押金,这些成本我根本承担不起。 成年人的崩溃很奇怪,明明是自己理亏,却会用最极端的气话武装自己。我太清楚“退租”两个字有多伤人,可被催租的焦虑、生病的委屈攒在一起,让我只想用最狠的话发泄。后来房东发红包时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别硬扛”,我突然意识到,那些脱口而出的气话,不过是想被人看见“我真的很难”。 很多时候,我们用尖锐的语言包裹脆弱,却忘了真诚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如果当时我先跟房东说“看病花光了钱,能不能宽限几天”,而不是说气话,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 知识点: 与人产生矛盾时,气话会激化冲突,尤其涉及租房、金钱等核心利益时,更要冷静沟通。沟通时可以遵循“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需求”的逻辑,比如“我最近生病花了不少钱(事实),现在凑不齐房租很着急(感受),能不能宽限两周缴纳(需求)”,让对方清晰了解你的处境,更易达成共识。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